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_2025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371#
發表於 2025-11-8 15:11: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11/07 菜苗大軍又出現了.

最近一陣子, 筆者多數的時間, 都在 砍草 / 移植果樹苗 / 弄死一些雜木 ... 那類的事情. ( 相對困難與費力的工作 ).

那些事情, 跟菜園隔了一段距離.

菜園裡面, 初期該種植的, 都已然種下去了, 後面要補充的, 就由 另一半 去慢慢挖, 慢慢玩.

11/07 下午, 另一半 預定傍晚回到新竹高鐵, 大女兒 說她可以去接.

筆者到菜園稍微逛了一下. ( 多日無雨, 基本上, 每天都要澆水, 有許多是幼苗或是撒了種子的 ).

==================================

高麗菜快要開始包心了, 但是被蟲咬得蠻慘.



另一半 撒的某種東西, 出現幼苗大軍, 可能至少五六百棵吧.

等到要移植它們, 又有得玩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種植蒜苗的畦上, 也出現許多幼苗.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專門搞破壞的 鼬獾, 四處挖洞. ( 應該是要挖蚯蚓來吃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前不久的某天傍晚, 另一半 在菜園大喊 : 趕快過來, 有一個東西在這裡.

筆者走過去, 原來是一隻 不大 的鼬獾 ( 可能尚未完全成年的 ), 在另一半的腳前一公尺, 雙方大眼瞪小眼.

可能是牠首次那麼接近人類, 或是未曾看到過人類, 瞬間有些愣住與嚇到吧.

筆者就近拿起鐮刀想要敲牠, 牠就趕緊落跑了.

--------------------------------------------------------------

首梯次種植的 花菜, 有些被蟲啃成珊瑚.

按這裡顯示圖片

芥藍菜 也被咬得蠻慘.

按這裡顯示圖片

甚至於連 莧菜 都被咬到亂七八糟.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終歸就是, 氣候變遷之後, 種菜好像越來越不容易.

更多的努力, 換來較少的收穫.

反正, 吃多少 與 得到多少, 都是 看天吃飯.

儘量多努力就是了, 不用想太多.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2#
發表於 2025-11-10 21:29:0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11/10 木瓜與花菜的防颱準備.

今天的新竹山區刮大風. ( 屬於東北季風 ).

到了山區菜園, 先幫快要可以掛果的三棵木瓜, 做了防風準備. ( 花被吹掉就算了, 莖幹不能被吹斷 ).

底下兩棵, 可能養份還不夠, 持續開了不少的花, 一直都還沒有掛果.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一棵也是開了很多的花之後, 剛開始掛了三粒.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花菜之間的剩餘空間, 種了一些 A 菜, 但是...生長狀況不佳. ( 沒有拼命給肥料的關係吧, 能吃多少算多少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樣也是做了防風的準備. ( 剩餘幾棵沒弄到, 已經黑到看不到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續, 就是再觀察.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3#
發表於 2025-11-12 17:52: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11/11 又一袋的 茭白筍.

11/11 上午, 另一半 帶老人家, 到外家去了.

下午某時候, 筆者本來準備要到山區菜園. ( 另一半新買的一批 高麗菜 跟 芥藍菜 苗, 還沒有種植 ).

結果因為東北季風, 有在飄雨, 決定不去了, 換成 .... 去理個頭髮.

理完之後, 想了一下....還是去菜園看一眼好了. ( 順便餵一些貓飼料 ---> 不確定那隻是家貓或是野貓 ).

停車之後, 拿著雨傘到菜園, 除了倒一些在簡易工寮內的飼料盤. ( 貓在附近或旁邊而已, 似乎在等待食物, 但是會怕人 ).

另外又整理了一些茄子的保護網袋那些. ( 許多被大風吹落的 ).

返程途中, 看到早年鄰居的弟弟在 左側的田裡, 筆者靠左暫停. ( 對方工寮旁的水泥空地, 不影響通行 ).

筆者瞄一眼 ( 對方在種植某東西 ), 說 : 那是蕃薯嗎 ?   ( 看起來應該是蕃薯的藤蔓, 沒有帶葉子的 ).

對方答 : 是啊, 先種一些, 當成是 留種.

對方從蹲姿起身, 講了一句 : 你等我一下, 我去拿一些 茭白筍 給你.

然後繞過筆者的車後, 到車頭前方的工寮裡面, 裝了一袋的東西, 拿到筆者的左車門. ( 停車時, 為了隔空講話, 車窗已經是拉下的 ).

對方說 : 已經是產季的末尾了, 如果有些發現比較老的, 就不要吃就好.

筆者收下與道謝, 繼續返家. ( 對方還有事情要忙, 不便多說話 ).

回到家與拿下車, 手中提著的時候, 筆者估計, 可能有個四五斤. ( 當然是 帶殼 的 ).

家門前的秤子, 實際秤看看, 剛好四台斤.

回到一樓廚房, 拍張記錄照. ( 順便可以在群組告知家人 ---> 又得到一次茭白筍, 算是來自同一戶人家, 今年的第三次 ).



註 : 是 筆者自己湊巧拿到 的第三次. ( 實際次數可能更多 ).

---------------------------------------------------------------

後記 :

那戶人家, 是筆者童年 ( 15 歲 之前 ) 的早年鄰居, 但是後面的幾十年間, 持續有機會見到面或是往來.

數十年間, 筆者的那塊山區土地, 就在他們家的下方不遠 ---> 土地現況與水源情況, 他們當然知道, 筆者 不可能 有種植 茭白筍. ( 沒有適合的土地與水源條件 ---> 連種植蔬菜, 都要用許多的 儲水桶 裝水備用 ).

因此, 在對方的收成季節 ( 剛好有採收起來, 準備帶回家的 ) 以及 剛好途中有相遇到, 就有機會得到.

甚至於, 偶爾....對方還會特別繞一下道, 直接提到筆者的家門前. ( 交給其他的家人 ).

在樸實的鄉間, 至少.... 早年的 人情味, 至今還存在.

好歹, 只要筆者與對方還活著, 也都還能動的時候, 會在.

到了下一代的話, 就難說了. ( 下一代 還會從農的機會, 也非常微小 ).

也不用想到那麼遠, 活在當下就好.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4#
發表於 2025-11-16 22:20: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11/16 第二粒的野生木瓜.

前言.

早在 2024 年度之前, 那棵在圳溝上方自己生長的木瓜, 就已經高過筆者的 身高 + 既有梯子 加起來, 能夠用手採得到的高度.

因此大概已經有一兩年, 對於那棵木瓜, 直接採取 視而不見 的態度.

因為已經很高, 直接用竹竿 捅下來 的話, 幾乎都會摔得亂七八糟. ( 地面屬於大號石頭或是水泥的機率, 佔了超過 90 % 以上, 連稍軟一些的泥土都不是 ).

於是, 乾脆讓那一大群的 藍鵲, 當成偶爾的食物或是點心. ( 雖然也很討厭那些藍鵲 --- 2023 年度, 套了大概 200 個 水密桃, 接近可以收成之前, 短短三四天而已, 被吃到半粒不剩 ).

=========================================

2025/11/13 傍晚之前, 筆者去巡視土地另外一端, 之前想要把一些樹木 弄死 的位置.

當時已經過了 12 天, 樹木的葉子, 居然還是綠的, 沒有變黃或是枯死的跡象.   ( 11/01 處理的首批樹木 ).

如果是一般雜草, 12 天 之後, 多數會開始有發黃的狀況.

可能樹木儲存的 能量本體或是總量, 相對比較大吧....繼續觀察.

-------------------------------------------------------------

巡完, 返回菜園途中, 經過木瓜的樹底下, 抬頭看一眼.

乖乖, 有一粒大概 100 % 成熟的木瓜, 居然還沒有遭受藍鵲的嘴喙. ( 可能不同季節, 它們覓食的飛行路線不太相同 ).

因為距離站立地點, 大概有六公尺的高度.

附近別的沒有, 高度很高的 黑葉竹 ( 包括死亡的斷竹與枯竹 ), 多到不管死的活的, 根本除不掉, 連除去它們的念頭都 不會起, 因為正事都弄不完了. ( 半徑 50 公尺內, 說不定有 幾千上萬支 ---> 很多叢, 而且很大叢 ).

去找了一支較早斷掉或倒下的死亡斷竹 ( 沒有尾端整把細枝的 ), 感覺夠長也還有韌性的, 就去把那顆 捅下來了.

蠻幸運的, 落地的瞬間, 剛好是 蒂頭 的位置先觸地. ( 蒂頭那裡相對比較結實 ).

因此算是 90 % 完好.

如果是 平躺落地 的話, 會摔很慘, 大概只剩下 40 % 會稍微完整而已.

撿起來, 拿回菜園, 另一半看到這顆額外的收穫, 當然很高興.



晚餐之後, 另一半 將之切好, 兒子把一小部份, 弄成 木瓜牛奶. ( 加上鮮奶打成汁 ).

筆者試喝了一小杯, 乖乖...加上牛奶之後, 居然還有那麼甜. ( 純天然, 沒有加蜂蜜或是砂糖 ).

而且, 看 切塊之後 的果肉, 蠻厚實的. ( 表示品種或是品質不錯 ).

另一半 已經收起種子, 那就...當然要留著, 準備育苗.

註 : 上一梯次的盆苗, 總共有 16 棵 已經地植, 另外五棵....要等到 12 月底左右, 才能移植. ( 沒有用盆子先挖起來育著, 地面實生的 ---> 裸根移植, 要看氣候條件 ).

另外, 今年種植, 已經會開花的有三棵, 開始掛小果的是其中一棵. ( 預計就會有 3 + 16 + 5 = 24 棵 了, 加上一棵野生的, 未來的木瓜棵數, 可能越來越多 ).

========================================

兩天之後, 11/15 昨天傍晚.

筆者在菜園, 感覺好像有另外一顆, 開始有些許發黃的狀況. ( 告訴 另一半 ).

另一半 後來也看到, 說 : 早一弄下來, 直接去把它 捅下來 就好. ( 她以為每次落地, 都會同樣幸運 --- 事實上, 六公尺高度落地, 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還是直接撞擊水泥或是大石頭 ).

筆者回說 : 晚上先準備適合的機司頭, 明天再用比較安全的方式, 弄下來好了.

結果, 回到家以及晚餐之後, 另一半 在屋前. ( 前方拉式鐵門, 三面牆 + 上方鐵皮與雨遮, 大女兒的停車空間 ).

前方空間的上方燈光是亮著的. ( 另一半在處理收衣服那些事情 ).

筆者走出屋前, 說要找 粗鐵絲 放置的地方. ( 做成撈網形狀的工具 --- 許多年前曾經製作, 用來撈柚子的袋子, 各種雜物太多, 早就不知道藏到哪個角落了, 重做一個比較快 ).

另一半看到某個牆壁上的鐵圈, 說 : 那個應該可以用, 不然......用衣架也可以. ( 反正衣架非常多 ).

筆者拿起鐵圈瞄一眼, 可能是早年, 釣魚時, 用來裝魚的網袋或說網圈, 算是沒有很粗的鋼環, 直接成型, 沒有缺口的那種. ( 塑膠網子部份, 可能已經毀了, 剩下鋼圈的部份還留著 ).

瞄了圓周的直徑, 以及木瓜的直徑, 筆者估計.... 應該可以用得上.

現場沒有 老虎鉗 或說 電工鉗 ( 要回到三樓找 ), 筆者嘗試單純用徒手的力量, 幸好, 還勉強柪得動.

花費幾分鐘, 柪出大略的形狀之後, 另一半 接手拿去 ----> 回到客廳室內, 使用針線, 把 網袋 縫到鋼圈的工作部份.

然後, 撈網算是完成.

---------------------------------------------------------

11/16 今天下午, 到了菜園.

筆者另外找了一支 更細一點, 更長一些, 乾的黑葉竹, 先用鋸子處理兩端. ( 決定適合的使用長度, 並且掛上網子 ).

走到樹的下方, 往上方先拍個一張. ( 鏡頭的起點高度約 2.x 公尺, 筆者的身高 181 + 手的高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 可能是超過 zoom 的倍數, 稍微糊了. ( 好像功能只有 2x 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安全到了地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帶回菜園, 實際的樣子. ( 沒秤, 估計可能三斤, 跟第一顆差不多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相差三天而已, 採到兩個野生的木瓜.

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5#
發表於 2025-11-17 20:56:1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11/17 菜苗大軍壓境.

另一半 在種植蒜苗的畦上, 後來又多撒了白菜的種子, 這下子就更難玩了.

也沒本事 ( 或說土地空間 ) 移植那麼多, 沒辦法等它們生長到正常的尺寸.

大概只能等到更擠的時候, 提早拔來吃.



因為光是底下這張, 就讓人傻眼.

按這裡顯示圖片

首波的高麗菜, 快要開始包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包心白菜, 也差不多要包. ( 天色越來越暗, 糊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首梯次的芥菜, 已經開根與成長中.

按這裡顯示圖片

移植的莧菜苗. ( 撒種子的位置太擠了, 顏色不同的是高麗菜苗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首批芥藍菜, 快要開花.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等到第一朵白花出現, 就可以開始採來吃.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前陣子準備移植酪梨苗的時候, 清開了另外一塊地.

然後發現, 有許多野生, 自己生長的 過溝菜蕨. ( 其實那塊土地, 都不曾 人為種植過 過貓, 都是自然生長的 ).

因此, 可以採 過貓 的面積與區域, 越來越多. ( 或是棵數更龐大 ).

如果缺乏 葉菜類, 隨時都有 後援 可以考慮. ( 反正家裡面, 可以用來搭配的 福菜, 向來不缺 --- 雞蛋也可以啦 ).

11/16 的時候, 發現另一半去菜園之後, 先在菜園下方的土地, 採了一袋 過貓. ( 兒子與大女兒都喜歡吃 ).

於是, 筆者就去較遠位置, 屬於 " 新看到的過貓區域 ", 又採了更大的一袋.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6#
發表於 2025-11-25 10:58: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11/24 菜況

努力的移植了數次, 白菜苗的大軍, 幾乎還是原封不動. ( 棵數 太多了 ).



高麗菜, 確定要開始包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包心白菜, 蟲害依舊嚴重. ( 許多高麗菜跟花菜也是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蒜苗的畦上, 出現的一些白菜苗, 只能用 間拔 / 疏苗 ( 採來吃 ) 的方式處理. ( 菜苗數量太多, 可用的空間不夠多 ).

因為, 另一半又開始計劃, 要種植第二梯次的芥菜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莧菜, 也遭受蟲害.

按這裡顯示圖片

芥藍菜, 快要開花, 準備要開始採來吃.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空間利用的蜜雪白菜, 成長中.

按這裡顯示圖片

首梯次的芥菜, 也逐漸成長. ( 準備醃製首梯次的酸菜, 時間也越來越近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怪異南瓜, 有兩棵, 總共掛果 13 個.

按這裡顯示圖片

採過一個小的試吃 ( 電鍋蒸熟 ), 風味與口感還不錯. ( 另一半覺得很滿意 ---> 是由她自己育出來的幼苗 ).

=================================

後記 :

氣候越來越涼爽, 屬於冬季的葉菜類, 陸續能夠採的種類, 也會逐漸變多.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4_2025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11-27 04:16 , Processed in 0.048878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