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第二粒的野生木瓜.
前言.
早在 2024 年度之前, 那棵在圳溝上方自己生長的木瓜, 就已經高過筆者的 身高 + 既有梯子 加起來, 能夠用手採得到的高度.
因此大概已經有一兩年, 對於那棵木瓜, 直接採取 視而不見 的態度.
因為已經很高, 直接用竹竿 捅下來 的話, 幾乎都會摔得亂七八糟. ( 地面屬於大號石頭或是水泥的機率, 佔了超過 90 % 以上, 連稍軟一些的泥土都不是 ).
於是, 乾脆讓那一大群的 藍鵲, 當成偶爾的食物或是點心. ( 雖然也很討厭那些藍鵲 --- 2023 年度, 套了大概 200 個 水密桃, 接近可以收成之前, 短短三四天而已, 被吃到半粒不剩 ).
=========================================
2025/11/13 傍晚之前, 筆者去巡視土地另外一端, 之前想要把一些樹木 弄死 的位置.
當時已經過了 12 天, 樹木的葉子, 居然還是綠的, 沒有變黃或是枯死的跡象. ( 11/01 處理的首批樹木 ).
如果是一般雜草, 12 天 之後, 多數會開始有發黃的狀況.
可能樹木儲存的 能量本體或是總量, 相對比較大吧....繼續觀察.
-------------------------------------------------------------
巡完, 返回菜園途中, 經過木瓜的樹底下, 抬頭看一眼.
乖乖, 有一粒大概 100 % 成熟的木瓜, 居然還沒有遭受藍鵲的嘴喙. ( 可能不同季節, 它們覓食的飛行路線不太相同 ).
因為距離站立地點, 大概有六公尺的高度.
附近別的沒有, 高度很高的 黑葉竹 ( 包括死亡的斷竹與枯竹 ), 多到不管死的活的, 根本除不掉, 連除去它們的念頭都 不會起, 因為正事都弄不完了. ( 半徑 50 公尺內, 說不定有 幾千上萬支 ---> 很多叢, 而且很大叢 ).
去找了一支較早斷掉或倒下的死亡斷竹 ( 沒有尾端整把細枝的 ), 感覺夠長也還有韌性的, 就去把那顆 捅下來了.
蠻幸運的, 落地的瞬間, 剛好是 蒂頭 的位置先觸地. ( 蒂頭那裡相對比較結實 ).
因此算是 90 % 完好.
如果是 平躺落地 的話, 會摔很慘, 大概只剩下 40 % 會稍微完整而已.
撿起來, 拿回菜園, 另一半看到這顆額外的收穫, 當然很高興.

晚餐之後, 另一半 將之切好, 兒子把一小部份, 弄成 木瓜牛奶. ( 加上鮮奶打成汁 ).
筆者試喝了一小杯, 乖乖...加上牛奶之後, 居然還有那麼甜. ( 純天然, 沒有加蜂蜜或是砂糖 ).
而且, 看 切塊之後 的果肉, 蠻厚實的. ( 表示品種或是品質不錯 ).
另一半 已經收起種子, 那就...當然要留著, 準備育苗.
註 : 上一梯次的盆苗, 總共有 16 棵 已經地植, 另外五棵....要等到 12 月底左右, 才能移植. ( 沒有用盆子先挖起來育著, 地面實生的 ---> 裸根移植, 要看氣候條件 ).
另外, 今年種植, 已經會開花的有三棵, 開始掛小果的是其中一棵. ( 預計就會有 3 + 16 + 5 = 24 棵 了, 加上一棵野生的, 未來的木瓜棵數, 可能越來越多 ).
========================================
兩天之後, 11/15 昨天傍晚.
筆者在菜園, 感覺好像有另外一顆, 開始有些許發黃的狀況. ( 告訴 另一半 ).
另一半 後來也看到, 說 : 早一弄下來, 直接去把它 捅下來 就好. ( 她以為每次落地, 都會同樣幸運 --- 事實上, 六公尺高度落地, 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還是直接撞擊水泥或是大石頭 ).
筆者回說 : 晚上先準備適合的機司頭, 明天再用比較安全的方式, 弄下來好了.
結果, 回到家以及晚餐之後, 另一半 在屋前. ( 前方拉式鐵門, 三面牆 + 上方鐵皮與雨遮, 大女兒的停車空間 ).
前方空間的上方燈光是亮著的. ( 另一半在處理收衣服那些事情 ).
筆者走出屋前, 說要找 粗鐵絲 放置的地方. ( 做成撈網形狀的工具 --- 許多年前曾經製作, 用來撈柚子的袋子, 各種雜物太多, 早就不知道藏到哪個角落了, 重做一個比較快 ).
另一半看到某個牆壁上的鐵圈, 說 : 那個應該可以用, 不然......用衣架也可以. ( 反正衣架非常多 ).
筆者拿起鐵圈瞄一眼, 可能是早年, 釣魚時, 用來裝魚的網袋或說網圈, 算是沒有很粗的鋼環, 直接成型, 沒有缺口的那種. ( 塑膠網子部份, 可能已經毀了, 剩下鋼圈的部份還留著 ).
瞄了圓周的直徑, 以及木瓜的直徑, 筆者估計.... 應該可以用得上.
現場沒有 老虎鉗 或說 電工鉗 ( 要回到三樓找 ), 筆者嘗試單純用徒手的力量, 幸好, 還勉強柪得動.
花費幾分鐘, 柪出大略的形狀之後, 另一半 接手拿去 ----> 回到客廳室內, 使用針線, 把 網袋 縫到鋼圈的工作部份.
然後, 撈網算是完成.
---------------------------------------------------------
11/16 今天下午, 到了菜園.
筆者另外找了一支 更細一點, 更長一些, 乾的黑葉竹, 先用鋸子處理兩端. ( 決定適合的使用長度, 並且掛上網子 ).
走到樹的下方, 往上方先拍個一張. ( 鏡頭的起點高度約 2.x 公尺, 筆者的身高 181 + 手的高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 可能是超過 zoom 的倍數, 稍微糊了. ( 好像功能只有 2x 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安全到了地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帶回菜園, 實際的樣子. ( 沒秤, 估計可能三斤, 跟第一顆差不多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相差三天而已, 採到兩個野生的木瓜.
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