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30
- 最後登錄
- 2024-5-27
- 在線時間
- 2824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7561
- 帖子
- 705
- 精華
- 0
- UID
- 4477
|
拯救未來 – 哥本哈根會議觀察
http://www.wretch.cc/blog/yuenbor/11917722
By Henry at Vienna
一、前言
「節能減碳」,最近常聽到的一個口號,因為報紙電視有時新聞會出現一下子。我想生活在台灣的一般人會覺得不過又是個政令宣導,或是當令的活動,過沒多久就會消失了吧!
這樣的看法是對的,也是不對。本來這個社會就是喜歡熱鬧新鮮,一個新的東西或活動出來,總是在媒體的帶領下,沸騰一陣子;過些時候另一件事情出來,大家又將注意力轉向了。所以每天耳目接受刺激的結果,不免感覺說得多,做得少;許多重要的事情,往往只見曇花一現的報導,能默默堅持追蹤,滴水穿石,直到事情做好的,實在是少見。結果社會風氣如此,每個人生活也變得如此,熱鬧一陣就算了。認真踏實,持續貫徹,也不被看重是多麼了不起的價值。
可是節能減碳這件事,可不能任由這樣的,嗯,借用經濟術語,淺碟式的社會風氣糟蹋掉。它是一種流行,卻不像一般流行那種只具備可有可無的價值。我們的未來,後代子孫的生存,都和這個活動習習相關!所以,除非不了解,如果知道它的重要,說得嚴重點,這輩子可能都要和它糾纏不清。那麼就先談談為何非做這件事不可吧!
記得去年莫拉克風災吧?那麼短的時間從天上傾倒破紀錄的雨水下來,這可不是偶發事件。2008年初中國大陸雪災,2005年美國卡翠那風災,進幾年非洲嚴重的旱災飢荒,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背後原因:全球的天氣系統已經不穩定,而且朝著極端、使生存更艱難的方向改變。科學的統計數字顯示:氣候的變遷 (Climate Change)與地球大氣平均溫度上升,我們稱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現象有關,造成暖化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的活動,使得大氣中阻擋散熱的氣體濃度增加所致,這類氣體因此被稱為溫室氣體(HGH, Green House Gas)註一;它們增加了大氣蓄熱作用,其中以二氧化碳為最主要成份,由於其他成份皆可換算成相對數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將我們熟知的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的代稱;所謂減碳,也就是減少釋入大氣的二氧化碳。節能與減碳,除了節省資源的目的,二者都是為了降低排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數量。
舉例來說,節省電力的使用就是節能,像調高冷氣機啟動溫度、爬樓梯取代坐電梯等,都能減少電力需求,也就間接減少需要燃燒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氣)所產生的電力,而燃燒化石燃料正是二氧化碳最大來源之一。至於減碳的活動,譬如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替開車,少吃肉類等,前者減少汽油燃燒,後者減少畜產動物養殖過程消耗的植物與排泄時釋出的氣體,都能抑制大氣中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趨勢。如果想做什麼有利全人類,甚至後代的事情,我想節能減碳,絕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而且是最容易也最有效的方式。
既然氣候變遷的危機與二氧化碳關係那麼深,但總不能為了減緩暖化,而停止所有會造成排放的活動吧?那簡直是就是趕我們回去過遠古的生活。大家也許不知道: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碳排放緊密相關,幾乎到了沒有碳排放,就不知怎麼活下去的地步。食、衣、住、行,每一樣活動都直接或間接產生二氧化碳。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生活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大增,原因就是能大量取出藏在地底的碳加以消耗,供人類所需的技術突飛猛進的緣故。所以比起工業革命之前,短短兩百多年來二氧化碳濃度快速上升,已超過原來的135%;別以為沒有多少,這已足以讓大氣之下的氣候系統整個改變。
其實以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換算,濃度增加應遠遠超過此數,只是非常幸運的,大自然有一個默默運作的碳循環,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並且封存起來,執行這個偉大任務的,就是地表的森林與所有包括海洋中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它們每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長所需,擔任大氣的清道夫,拼命吸收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試圖維持億萬年來生態的平衡,若不是還有它們把碳從大氣中捉下來(這有個專有名詞叫碳匯Carbon Sink),地球早已無法居住。雖然如此,只可惜速度仍不及人類將大自然經過數億年收藏在地下的碳拋入大氣的速度,再加上地表森林大量被砍伐,早已破壞了維繫生態平衡所需的條件,氣候變遷已難避免。所以這樣下去,只有幾個字形容人類的未來—我們會非常慘!
到底有多嚴重?風災、水災、火災、旱災;土地流失、耕地鹽化、綠地沙漠化;水資源耗乏、糧食短缺、熱帶疾病擴散,這些毀滅生命的災禍將朝我們迅速奔來。比較迫切的是極地冰原與高山冰河正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未來數十年使許多島嶼國家從世界消失!氣候變遷絕不是只有雨下大一點,風刮強一點而已,它的影響是全面的,造成的後果更是不可承受的;禍因只在人類自己。我們能做的就是亡羊補牢,緩和走向滅亡的速度,所以能說進行節能減碳的活動只是趕流行嗎?
然而,對於這個進行中卻不能面對的真相,如果只是以推動節能減碳活動來因應還是不夠,那也不過是最低的要求而已。發展與危及生存,看來是完全相反的兩件事,現在卻合而為一,因為至今,「發展」與「排碳」始終就是同義詞。各國之間,發展程度有差異、發展能力有差異、發展的憑藉也有差異;而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種類、承受能力、恢復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各行其是,甚至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沒有國際間的通力合作,以及考量差異與公平性的聯合行動,恐怕對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與結果的嚴重性不會有什麼作用。這是人類全體的事情,並不是各國自己關起門來就可以高枕無憂的。
所以想要拯救未來,必須做兩件事情,行動的方向十分清楚:一是這個問題必須全體參與溝通才能談到解決,需要藉助的是政治上的協商溝通;二是即使有心減少排放,還需要斧底抽薪,將發展與排碳脫鉤才行。因此政治協商與技術突破是解決氣候變遷危機的兩大支柱。前者需要以各國的合作為基礎,建立減少碳排放的共識,研擬公平可行的辦法。後者則需以先進的技術為後盾,將發展所需的傳統排碳活動轉移,例如影響最大的能源使用,從高碳(化石)能源轉為低碳(再生)能源,以及發展碳捕捉(Carbon Capture)與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技術等。從實際行動看來,人類的確也已經多管齊下,致力於挽救改善。二者相較,政治協商部份要複雜而困難得多,本文將從最近進行的哥本哈根會議的觀察來看困難在哪裡。至於技術的突破,相對要來得簡單。因為科技具備中性、可複製、散佈迅速的特性,所以當研判將來是否能成功降低發展與排碳的正相關時,可以說:如有存在的難題,那將不會是來自減碳技術的瓶頸,而是因為不願放棄對高碳的依賴與對現實利益的不捨,這實在是促成集體行動至今最難跨越的障礙!
本文將大略描述面對這個人類史無前例的危機,國際間正在進行的做法。雖說有政治協商與技術發展同時進行,但前者才是促成緩和危機,解決迫切問題的關鍵。加上最近一場重要協商—哥本哈根會議已在驚濤駭浪中落幕,我們可以觀察這場拯救未來的過程。至於技術發展這根支柱,我們也提出一些看法。
二、國際間的減碳努力
解決這個必須集體行動難題的責任,很自然地落在聯合國的肩上。針對這個問題,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共同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宣示其主要任務是在全面、客觀、公開和透明的基礎上,評估與理解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這種變遷的潛在影響、以及與適應和減緩方案有關的科技和社會經濟訊息。然而,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僅賴評估理解和蒐集訊息哪有什麼作用?若欲確實在減緩全球氣候變遷上獲得進展與成效,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得擬定對策與採取全面一致性的行動才行。大略必須從解決下列項目著手,包括了:
* 協調各國政府間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努力,以免步調不一,方向各異,對整體無效。
* 需要各國訂定承諾,設立減排可衡量的目標和時間表。
* 建立金融機制,以資金協助需要進行因應氣候變遷而行動的開發中國家。
* 提出技術轉讓的機制,供減碳技術落後的國家學習運用。
* 分配不同層次的責任,以應付氣候變化的挑戰。
* 需要建立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以實現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從各項內容就可了解:要達到這些目標必須經過繁複而深入的溝通討論,尤其這是直接影響各國現階段個別利益,以換取未來共同利益的高難度議題;而且需要制定自我規範的約束機制,平衡發展與減碳的衝突,藉現實面供需條件交換,獲得共識才能加以實現的過程。確實如此,聯合國設置政府間溝通委員會(INC,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on Committee),為了解決上述項目進行溝通,希望產生對策與全面的行動。1992年在INC主導下提出了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並於1994年開始生效。藉由締約國會議(COP, Conference of Parties),不斷溝通這些內容,並將之具體化,希望形成有約束力的協議,至今最常被人提起的是1997年第三次締約國大會(COP 3)討論獲得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這是當時UNFCCC推動以來所取得的最大進展,我們稍微回顧一下。
京都議定書中,訂定了約束性的排放目標。它的規定是:所有簽署的所謂附件一國家(包含已開發國家、東歐、前蘇聯各共和國等37國),在2008年至2012年的期限內,碳排放量必須降到比1990年當年的水準還低5.2%。但是對於開發中國家則不設限制,甚至設立機制給予資金補助以及技術支援。這當中存著重大爭議:例如許多數一數二的排碳大國都還列名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大陸與印度,可是卻不必負擔減少排放的責任,照樣大燒煤炭石油換取能量,還能得到已開發國家的金錢技術,從碳交易終獲得利益,真是好處享盡,下一句留待想像吧。當時美國表達堅決反對的立場,後來就未簽署這份議定書。這樣看來,說京都議定書獨厚這些國家,是有幾分道理。
可是開發中國家的想法是:造成今天全球暖化的原因,罪魁禍首就是現在的已開發國家;當今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都是已開發國家過去追求發展的過程中留下的餘毒,卻由其他各國一起承受後果,對此已開發國家當然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出錢出力給開發中國家也是應該的。已開發國家需提供減少碳排放的技術,但不應限制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特別是有些發展快速的國家,若賦予減碳責任,在發展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好像有意藉此打壓。它們的想法,也有相當根據。
雖然缺了美國的簽署,京都議定書還是於2005年生效。對於開發中國家,採取自訂目標的方式,缺乏約束力,也沒有公正客觀的檢驗標準。所擬定的碳交易機制,幾乎淪為投資客炒作的商品,反而忽略背後真正希望的目的。而2008到2012年的減量目標,只有少數國家有機會達成,減量不足不說,加上沒有美國這個排碳放大國的參與,使京都議定書的成效受質疑,叫好不叫座,幾乎處於功敗垂成的境地。
這樣看來,離整合各國的意見與付諸有效行動,還有一大段距離,可真是令人喪氣;氣候變遷造成的危機迫在眉睫,不僅令環保團體不安,全球已經處於一種焦慮狀態,尤其受天災影響的國家,以及低海拔的島國。可是基於各自利益,想從聯合國會議中獲得共識真的是高難度的藝術,很遺憾的是,這種會議也是目前唯一解決問題的平台,不管怎樣,還是得從這個起點往前推進。有了京都議定書的經驗,想當然下一次應該會獲得更好的結果。而且議定書涵蓋的時程也將屆滿,需要一個延續性的公約出現,順便修正京都議定書未周全的缺點。在這種期待的氣氛中,2009年12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締約國第15次會議(COP 15)成為矚目的焦點,因為這個會議中,將重新檢討現有的各項做法,設定新的目標,以京都議定書生效後的實施經驗為基礎,各國再做直接的溝通協調,希望在京都議定書到期之後,能有更有效更健全的機制,協助全體人類從未來的災難中解救出來。這個會議無比重要,並被高度期許,更是許多已被氣候變遷影響的貧窮國家視為生存下去的依靠!而所作的任何結論,均將影響日後所有的人類發展活動。在會議前夕,全球被一種莫名的興奮情緒包圍著……
三、哥本哈根會議(COP 15)
會議於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舉行,比原來規劃的兩週多一天。一共有來自192個國家的代表出席,會議設計的象徵圖案,是由192條藍色絲線纏繞的球形物體,象徵192個國家共同保護的藍色星球。兩週多的時間從早到晚,有時還通宵達旦,看起來似乎時間很長,可是對規劃進行的一百多場會議而言,時程相當緊迫。 |
-
2
查看全部評分
-
|
暮光之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