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3-23
- 最後登錄
- 2015-2-26
- 在線時間
- 679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6348
- 帖子
- 1572
- 精華
- 0
- UID
- 2328
|
筊白筍栽種技術 <參考>
筊白筍栽培管理容易,不怕颱風也少有雜草問題,適合在菜園邊緣種一些自用
前言:
◎本文謹是假日菜鳥農夫的不專業經驗談,謬誤之處尚祈專業達人賜教
◎以下栽種時程均以農曆及台北的氣候為準,各地差異請自行拿捏揣摩
整地:
◎最好是利用現成的水田、灌溉溝渠、或低窪的沼澤區,底土已有爛泥者最佳
◎如果是新挖掘的淺水池或水道,最好先挖深一點(至少一呎深)
再將底層下土壤掘鬆,以利根系發展,『太硬的底土不利根系發育與成長』
新耕地掘土築埂時,只要保持約可淹水10-15公分即可,但是田中土壤要耕深一點
將田土打碎,讓筊白筍的根系有發展空間,土壤太硬根系會鑽不進去
◎四週築好田堤、做好水道閘口,以利控制池水深度
池中有水時,雜草不會生長,但田埂容易長草,可舖設雜草抑制蓆
移苗:
◎初次種植者,可洽詢鄰近筍農,索取多餘的老根欉(採過筍的根莖)
通常一塊根欉可以育成十多株新苗,農民都會有剩餘不用的老根莖
有經驗的農民會留下最優良的根欉,可以索取次優的
◎農曆十二月,將早已結束採收的筊白筍根莖整塊鋤起
排列放在田埂邊淹不到水的區域即可,不要重疊堆放
掘頭的時間略微提前半個月亦無妨
◎鋤起根欉的目的有兩個:
一是幫助筊白筍避寒,浸在水中遇到寒流會死亡
二是讓陽光曝曬根莖上附著的土壤,清除病蟲害
◎如果是原地連種,要將土壤中的殘根徹底清除
通常,地下根莖很難除淨,會再發芽,看到時要徹底清除
一般農民以除草劑清除殘根,至少都要噴兩三次以上
◎清除後排乾池水曬田,曬乾到至少兩公分深的裂隙
徹底曬乾曬裂土壤,有助於植株的根系發展
育苗:
◎農曆立春時(國曆2月3或4或5日),將老根欉浸在水中,等它重新發芽(新苗)
◎等待發芽期間,池水儘量維持較低的水位,新苗的數量會相對較多
分株:
◎用刀將已經發芽的老根莖撥開,將植株分蘗的結合處切成數株,一般約可分十餘株
每株新芽帶有部分老莖及匍匐莖,『小心不要傷到新芽匍匐莖』,否則日後會整株黑掉
◎選取植株發育比較矮小粗壯、生長態勢平均者,將來採收期比較一致
定植:
◎移苗定植時間約在農曆三月,最遲不要超端午節
◎三月栽種時,每穴種一株幼苗,最多不超過兩株
五月栽種時,每穴種二株到三株
間距:
◎只種一排時,種苗間距約一呎半到兩呎(約45∼60公分)
◎種兩排以上,種苗間距約三呎(約90公分)
管理:
◎定植後注意維持約10∼15公分水深
◎發育初期最好定期換水,以免水質惡劣影響植株正常發育
◎幼苗期怕福壽螺,可以排水後灑苦茶粉抑制,兩天內見效
◎封閉的水池可放養滿江紅(浮萍),以遮蔽陽光,延緩筊白筍綠化
施肥:
◎新苗栽種後,等它吐新芽(確認存活)後施第一次肥,助新苗茁壯
◎成長期間,見葉片略微枯黃分叉時就追肥,葉片濃綠時不需要施肥
◎到農曆七月時,施最後一次肥(中秋採收前)
肥料:
◎一般有機肥或化肥的尿素、黑粒仔都可以
◎施肥時要儘可能把池水放乾,讓肥份不致於流失浪費
◎如果是種在平日流水不斷的灌溉溝渠,不用施肥也可以
因為斷水施肥不易,會影響下游的權益,且流水會帶來各種有機質
剝葉:
◎農曆七月(約採前一個月),要剝除筊白筍植株外緣兩側的葉片
◎剝葉時切記要謹慎,新芽就長在葉片之間,『千萬不要傷到新芽』
採收:
◎青殼種(早種仔)在農曆八月中旬前後(中秋應景)
◎赤殼種(慢種仔)晚一個月,約九月中旬前後
◎遇潤月順延,例如今年潤五月,採收期會稍慢
選種:
◎採收時需留意,將優良的植株立桿作記號,黑心及不良者汰除
◎筊白筍依嫩莖外殼(葉鞘)的色澤分為青殼、白殼、赤殼三種
初期可試種各類品種,再將比較適合本地栽種的品種留下
|
-
5
查看全部評分
-
|
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皆是讀書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