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9-10
- 最後登錄
- 2023-12-3
- 在線時間
- 1032 小時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3829
- 帖子
- 999
- 精華
- 0
- UID
- 65
|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52100122.html
收成一半當酬勞 一半供外賣 新港自然農法 志工搶當農夫
2012-05-21 00:54 中國時報 【王瑄琪/嘉義報導】
蔬果頻傳檢驗出農藥殘留,加上菜價直直漲,新港文教基金會五年前成立綠園農場,並以無農藥、不施肥的自然農法培植十餘種蔬果;志工們歷經無數試驗,終於穩定產量,現產物一半交由基金會「新港客廳」使用,一半作為志工酬勞(見圖,王瑄琪攝),每日清晨現摘現銷的蔬果供不應求,想當志工還得排隊!
每日清晨和黃昏,新港鄉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志工們,紛紛換上工作服,挽起衣袖除草、抓蟲,這群「不專業農夫」從對農事一竅不通,至今可以穩定生產品質優良的蔬果。新港國小老師施美如表示,自然農場除了實踐尊重土地的精神,志工們自產自足的生活模式,也為他們帶來工作外的成就感。
民國九十七年,新港文教基金會十多名志工在前董事長張瑞隆提供的十分地上,開始嘗試以無化學農藥、肥料的自然農法生產自然米和蔬果,為了不受鄰田慣行農法農藥汙染,基金會也租下附近田地,五年前作物在「農夫」經驗不足下,經常受病蟲害影響,產量不足,隨著志工主動參與農耕課程,慢慢摸索出兼顧品質和產量的方式。
志工張媽媽拔起農地裡的蘿蔔表示,其實農作物本來就不需要施肥,靜待自然地力回復,並悉心照顧作物,它甚至可以長得比慣行農法的好。綠園農場隊長林暢樂也說:「好的空氣、水和土,才能種出好的食物,並不需要仰賴農藥和肥料。」
義工認養綠園農場,產物一半給義工自用,一半則提供基金會新港客廳上菜,與外地遊客分享新港鄉最乾淨的蔬果。志工中除了多數退休銀髮族,也有教職員、書店老闆,施秀如表示,每天下班照料田地,像回到小時候單純的田園生活,辛苦卻很值得。
因蔬果入夏後經常受到梅雨或颱風影響,綠園最近開始以水生農地種芋頭、空心菜等作物,逢雨季也能收成,屆時菜價漲也不影響日常飲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