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2-15
 - 最後登錄
 - 2022-7-11
 - 在線時間
 - 2344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59390
 - 帖子
 - 3073
 - 精華
 - 0
 - UID
 - 14415
  
 
 
 
    
 | 
中國時報【侯俐安╱台北報導】 
 
     國內休耕補助將進行十五年來首次大變革。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國內連續休耕地約五萬公頃,不耕作卻能領取每年九萬元休耕補助,讓農地白白虛耗,政府將限制農地一年休耕一期,另外一期將由各縣市農業局輔導轉作,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最快明年開始實施,估計將影響五萬農戶。 
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政府從民國八十六年推動休耕政策,達到稻米減產目標,避免穀賤傷農,但也加速農地流失,猶如讓農村慢性自殺。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休耕補助預算每年「燒掉」一百一十億元,連續一、二期常態性休耕農地多達五萬公頃,「這些人不工作每年可領九萬元,沒有任何生產力及工作機會,這項政策勢必要減討。」 
 
        因此,農委會計畫提出新制休耕政策,規畫休耕補助限領「一期」,另一期由各縣市農業局輔導農民活化土地或承租給年輕農民,轉作小麥、玉米、非基因改造大豆等需向國外進口的作物,替不斷上漲的國際糧價及運費預作準備。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分析,內休耕面積逾廿萬多公頃,由於休耕補助每期每公頃可獲得四萬五千元,兩期則有九萬元,連續休耕的五萬公頃大多不是「真正的農民」,只是繼承土地,為領休耕補助而任國其閒置。 
 
由於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陳武雄都曾提出類似計畫,最後在反彈聲中讓步。陳保基表示,若以平均一戶一公頃計算,這項政策將影響五萬農戶,勢必會遭受很大的阻力,但「台灣農地不能再虛耗下去」,七月五日將在台中農業首長會議時首次與縣市政府溝通說明,新的休耕政策最快明年一月可以上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