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ind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人道農法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38#
發表於 2012-9-2 00:02: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5# indu

有空時可以去觀察森林底下的草相,長成的樹林底下草不會很多,種類也會有特定限制,這個狀況有個詞叫「演替」,只是果園要多少時間可以達到這個目標,我不知道。木村秋則花了十一年,他的蘋果樹下現在其實沒有很多草。來看看是indu兄的果園先達到,還是我家的果園先囉。

ps. 我家的果園以前曾經有耕種過,大概會輸吧。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
發表於 2012-9-1 20:10:4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不除草,種個一斤的黃豆出來給大家聞香一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36#
發表於 2012-9-1 12:58: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4# rdmigo
機械有關係,操作的人也有影響,
有多少影響?十倍吧,或是不止?

上次在那一欄就提過,他們僱請一個工人,一早上,鑽10個大約1尺深的洞,後來這10個洞可用的不到一半,就算5個好了。

好笑的是,米糕大離開後,他們還唸我說為什麼不找那個ㄚ正?啊,
還給我說,要他用力幹,買維士比?加什麼給他喝就行了,

問題是,我平時不在山上時,一天的總花費買得起那些東東嗎?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5#
發表於 2012-9-1 10:48:4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不作雜草防治就不是草生栽培了阿 應該想一個新的名詞 在重新定義 不然很容易混淆
1.草生栽培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栽培區的草相單一化 以利管理
2.栽培區不單一化 那就不叫栽培區了 可以換一個新名詞 重新定義
3.後面的 我想應該是名詞定義上有混淆在 不知道怎麼寫下去了溜
依為生物而言 有很多對人類有利的益菌都具有共生專一性 不一定所有的植物都適合微生物的繁衍 如根瘤菌有很多種類 不一定只要是豆科的植物就會與根瘤菌共生 菌根菌也是一樣 加上植物根系的泌率作用 也常常會抑制許多一人類定義的益菌群發展 不一定在保持物種多樣化的條件上 就可以達成微生物相蓬勃發展的目標
4.其他的如果是以單一物種論 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 但是如果以收穫為目標考量 基本上會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雜草很容易會因為競爭陽光水分空氣養分 而影響到主作物的生長與發育 如果不考慮收成 草相多樣化對生態有利沒有錯 如果依農法來談 基本上我認為農法應該可以解釋為農耕的方法 目的應該是在於我們期望的作物收成為主要 其他的部分能兼顧最好 但是必要抉擇的時候 理當還是以收成為主 不然何以稱作為農法呢 這是我比較疑惑的地方阿
如果把這些已經有定義的名詞 作一下改變 重新定義 在下去嘗試與觀察 是不是會好一點呢 可能也會比較容易達成推廣的目的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4#
發表於 2012-9-1 10:00: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草生栽培的最高境界--不除草
1、草生栽培應用者會選擇他喜歡的草種來施行,這造成物種多樣性缺乏,無法達到草生栽培的目的。
2、以原地草種為草生栽培的應用者,大部分仍會除草,除的愈勤者,將造成某些草種的優勢,使物種漸趨單一化,這違反了多樣化的目標,仍不是好辦法。
3、因此,愈少下田管理,愈不破壞田間生態,愈能保護草生栽培的目標:
   a、物種多樣化:創造生態平衡的必要條件
   b、保護土壤:目的是維護土中微生物的活性,目前微生物應用已愈見重視,而利用科技來加強微生物的效果,仍不是辦法,唯有創造微生物最合適的環境,微生物自會蓬勃生長。而此時施用農民意欲之菌種,也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c、保持土壤團粒,增加排水能力,增加土壤透氣性。
   d、保持土溫的涼爽,讓植株的根系能舒服發展
   e、草吸收養份,避免養份快速流失。草的根除了疏鬆了土壤,也增加有機質。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
發表於 2012-8-31 21:55: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0# hplkk


我剛才算一下..一個半天ㄟ工作天..平均約四分鐘..打一洞..五吋寬.打到底..(引擎與地齊)
打洞對方為硬黏土層(不可能鑽到水)...共70幾洞

我在想應該是機器夠猛..而我只是知道要按怎操這台機器..
海操特操機器我應該很拿手..所以是機器在鑽..而我只是拿過來再拿過去..
頂多瞧一下角度..其他就靠臂力與身體重量..就乖乖的自己打洞了..
不過...硬黏土層還真的有點難搞...尤其是..非常乾的土層...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2#
發表於 2012-8-31 21:09: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排水當然是要用溝了。去年積水了解哪些地方易積,今年趁雨季前挖好溝,大雨過後半天時間就排了差不多,剩少量的水大概兩、三天就排的差不多。
有部分不好做溝的,積的水一、二天也會退。黏質土更怕的是含水能力而不是積水不退,除非是低窪地。黏質土的含水能力可一個月都還有水,因此雨季或現在的每天午後陣雨,會讓地下土層一直含飽水,未來樹長大了是否根長深而被淹死待觀察。
我想到的直接打竹子進土的方法是最簡單應該也有效的方法。另外乾季時土會龜裂,我想到的是縫隙加入沙子,是已種樹無法再動用大機器的簡易方法。
有人另有妙方也請不吝分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1#
發表於 2012-8-31 00:40:1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個人最近的觀察是,樹木對環境的適應力比短期作物大很多,如果不是要拼量產的果樹,從小樹開始馴化的話可以發展出很驚人的生命力。最近剛入手的一塊梅林,梅樹下多是巨大的石頭,只有石頭正面的平台上稍微沈積一些有機質或些微的土,可前地主就說梅樹一定要在大石頭多的地方才長得好,而且購地前剛好是採梅時節,那些梅子真的每個都將近乒乓球大小,雖然說前地主有很認真在施肥,我還是蠻好奇在大石頭上的肥料能被吸收多少?所以今年就刻意不施肥看看明年的收成如何。

黏土地跟未必就是會積水的地,倒是想向indu兄請教,黏土地如何整地比較能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呢?我媽的菜園就在水田旁,土質的確偏黏,除了堆高畦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加強排水的建議呢?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0#
發表於 2012-8-31 00:35:2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請問一下是幾馬力的鑽洞機帶動的呢?文中所提是山坡地喔 抱歉 誤會了 一般八辣根木瓜會種在平地比較多 種在山坡地 要比較有效的施肥 以鑽洞機作業是比較方便沒有錯 用怪手挖也是很危險 一翻車就不得了了 所以山坡地的做法 都是以化肥灑施比較常見 相對的 量不好控制 挖洞埋肥料以有機複合比較合適 但是如果以耗工一併計算的話 一般很少挖洞施肥 比較傷重一點 曾經有過改裝履帶收割機當搬運車開的經驗 還是不合用 最後還是靠小貨卡慢慢運輸 搬到想翻臉
說到被空拍 我還真的有被拍過 哈 花了幾十萬才解決 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9#
發表於 2012-8-30 23:49:0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黏質土不積水的機會趨近於0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對,許多作物不是乾死而是淹死的。
木瓜根八辣用黏質土種的優點在哪裡呢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在南化的白堊土質除了看到滿山的芒果外,的確有看過芭樂園,可惜沒碰到地主,無法請益。
鑽洞機比較常見最大的應該只有兩~三英吋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10公分(≒4英吋)的很常見了,15公分(6吋?)以上的米糕大也操作過,一下午就整理出70個約2尺半的深洞咧。
資材與工資 一棵樹應該也會大於全量堆肥與中耕機開環溝的費用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如果是為了2home的長期經營,還是有必要的,晚做只是後悔……
既然是山坡地,要使用中耕機開溝並不合宜,
何況盤根錯結,動不了的。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即使要移山,航空照相也不會讓人得逞……
過去經驗提供參考,在壞壞大前實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新人道農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7-6 11:37 , Processed in 0.054844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