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6查看 23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巨型稻」2米高 單穗800粒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7-10-18 22:46: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序瀏覽
2017-10-17 01:18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16日在長沙宣布,該所研究員夏新界領銜的水稻育種團隊歷經十餘年選育出超高產優質新種質「巨型稻」。

中新社報導,「巨型稻」顧名思義是「大」,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1.8米,最高達2.25米,株形高大、莖稈粗壯,單穗最高實粒數達到800粒。「巨型稻」已被中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確認是一種水稻新種質材料。

夏新界說,「巨型稻」是在現有優異種源的基礎上,運用突變體誘導、野生稻遠緣雜交、分子標記定向選育等一系列育種新技術,獲得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新種質材料,不涉及轉基因技術。

科學家們以「巨型稻」為親本,通過雜交配製系列雜交組合,篩選培育出高產、優質、廣適的「巨型稻雜交新品種系列」,從2011年開始在湖南、廣東、海南等地試種。

其中,位於長沙的長沙農業環境研究站「巨型稻」試驗研究與推廣應用示範綜合基地,總面積達200餘畝,經過6年的多區生產性試驗,「巨型稻」雜交品種的單季產量穩定達到每畝900—1100公斤,再生稻可達每畝350公斤。

「巨型稻」擁有較好的口感,經農業部食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鑑定米質「達到優質稻三級標準」,突破了雜交稻育種「高產不優質,優質不高產」的難關。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巨型稻」或將開啟第三次綠色革命。第一次綠色革命在20世紀60年代初,通過矮桿基因和多項高產基因聚合實現作物單產跨越式提升。第二次綠色革命是雜交育種,在保持較高收穫指數的基礎上大幅提高生物量。目前選育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種質已成為水稻育種主流。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吳金水說,「巨型稻」的高大、稀植、淹水深度大等特殊優勢,還為蛙、魚和泥鰍等稻田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2017年已在長沙建設了30畝「巨型稻生態綜合種養模式試驗與示範區」。





夭壽哦....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4#
發表於 2017-10-21 15:18: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efram 於 2017-10-21 15:21 編輯
Jchang143666 發表於 2017-10-21 15:01
中國的新聞,十個有九個是假的,另外一個是真的是假的


這是官方新聞還在真的假的..

夏新界算了一筆賬,“巨型稻”單季畝產在1000公斤以上,以60%的出米率、米價每斤20元(人民幣,下同)計算,稻米一項每畝收益近兩萬元。再算上每畝產出的1000公斤無抗生態蛙和300公斤無抗生態泥鰍,預計每畝稻田綜合收益達到5萬元。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

23#
發表於 2017-10-21 15:01: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中國的新聞,十個有九個是假的,另外一個是真的是假的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17-10-20 18:37:5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lihu 發表於 2017-10-20 18:33
鏡花緣第9回 摘錄

迎面有株大樹,長有五丈,大有五圍;上面並無枝節,惟有無數稻鬚,如禾穗一般,每穗一 ...

吃一顆就飽到不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21#
發表於 2017-10-20 18:33: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鏡花緣第9回 摘錄

迎面有株大樹,長有五丈,大有五圍;上面並無枝節,惟有無數稻鬚,如禾穗一般,每穗一個,約長丈餘。唐敖道:「古有『木禾』之說,今看此樹形狀,莫非木禾麼?」多九公點頭道:「可惜此時稻還未熟。若帶幾粒大米回去,因是罕見之物。」唐敖道:「往年所結之稻,大約都被野獸吃去,竟無一顆在地。」林之洋道:「這些野獸就算嘴饞好吃,也不能吃得顆粒無存。俺們且在草內搜尋,務要找出,長長見識。」說罷,各處尋覓。不多時,拿著一顆大米道:「俺找著了。」二人進前觀看,只見那米有三寸寬,五寸長。唐敖道:「這米若煮成飯,豈不有一尺長麼?」多九公道:「此米何足為奇!老夫向在海外,曾吃一個大米,足足飽了一年。」林之洋道:「這等說,那米定有兩丈長了?當日怎樣煮他?這話俺不信。」多九公道:「那米寬五寸,長一尺。煮出飯來,雖無兩丈,吃過後滿口清香,精神陡長,一年總不思食。此話不但林兄不信,就是當時老夫自己也覺疑惑。後來因聞當年宣帝時背陰國來獻方物,內有『清腸稻』,每食一粒,終年不饑,才知當日所食大約就是清腸稻了。」


這 『清腸稻』,真是好物啊!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17-10-20 14:58: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笨羊 發表於 2017-10-20 13:43
只含混說「口感還不錯」,
沒有大寫特寫,顯然吃起來的口感,應該是「不太好吃」。


換個方面想 起碼中國不會糧食危機了


我還在想能不能改良出一粒米有小蕃茄大小  巨型稻二號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17-10-20 13:43:4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Zefram 發表於 2017-10-20 13:34
【新華每日電訊】“巨型稻”口感還不錯,不會損耗地力
2017-10-18字體大小[ 大中小 ]

只含混說「口感還不錯」,
沒有大寫特寫,顯然吃起來的口感,應該是「不太好吃」。
佛法如是我聞,道心順其自然。佛為體,道為用。天人合一,萬物寂滅。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17-10-20 13:34:1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efram 於 2017-10-20 13:35 編輯
smile656565 發表於 2017-10-20 13:25
對岸常常發表一些很厲害東西,尤其在youtube一堆短片敘述的很厲害(尤其軍武),但都不知是不是真如所講這樣 ...


【新華每日電訊】“巨型稻”口感還不錯,不會損耗地力
2017-10-18字體大小[ 大中小 ]

  水稻長得比人高、畝產可達800千克
以上——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16日正式發布一種水稻新種質,株高可達2.2米,具有高產、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淹澇等特點,被認為開啟了水稻研製的一扇新門。  

  在湖南長沙郊區的試驗田裡,記者看到,這種“巨型稻”株高普遍在1.8米以上,株形高大,集散適中,葉挺色深。亞熱帶農業生態所研究員夏新界介紹,這種“巨型稻”光合效率高,單位面積生物量比現有水稻品種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蘗40個,單穂最高實粒數達500多粒,單季產量可超過800千克/畝。  

  此外,“巨型稻”莖稈粗壯,直徑可達18.5毫米,葉片蠟質和角質層厚,具有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淹澇等特點。夏新界說,“巨型稻”是在現有優異種源的基礎上,運用突變體誘導、野生稻遠緣雜交、分子標記定向選育等一系列育種新技術,獲得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新種質材料。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新種質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未來還需要努力提高收穫指數。”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在“巨型稻”試驗田現場說。  

  據了解,作物的產量取決於生物量和收穫指數兩大性狀,前者為作物的總量,後者為籽粒、果實等所佔比例。經過前兩次綠色革命以及近年的不斷挖掘,現有水稻種質的生物量和收穫指數都已接近上限,選育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種質成為水稻育種的主流方向。  

  亞熱帶農業生態所所長吳金水錶示,“巨型稻”株形高大、稀植、生育期長、葉茂且冠層高、淹水深度大等,還可為蛙、魚和泥鰍等稻田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具有適宜種養結合的優勢。



http://www.isa.cas.cn/xwzx/201710/t20171018_4874651.html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我自己是吃台梗16號 喜歡吃比較Q的米..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7#
發表於 2017-10-20 13:25: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smile656565 於 2017-10-20 13:28 編輯

對岸常常發表一些很厲害東西,尤其在youtube一堆短片敘述的很厲害(尤其軍武),但都不知是不是真如所講這樣,所以我想這米還是得吃過,確定口感行不行再說。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17-10-19 21:01: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Zefram 發表於 2017-10-19 20:13
所以你也是想當記者嗎?

當個有知覺的閱聽聞大眾就夠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巨型稻」2米高 單穗800粒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27 00:41 , Processed in 0.055133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