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austin779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球暖化下的調適處所-----農地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91#
發表於 2016-1-7 05:56:0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7 16:29 編輯

深入北極圈的高壓脊

北極區正遭逢一波令人不安的熱浪,溫度幾近融點
距離極點約200英里的北極高緯度區上週比平常水準高攝氏30度以上,12月30日更達攝氏0.7度
發生在冬季永夜的北極高溫,嚴格來說只是暫時現象,溫度很快會恢復正常。
2014年12月也才剛發生過,2015年12月又再度發生這種事件。
相同事件如果逐年變成一種常態,或者發生在夏天永畫的北極,對台灣的衝擊會很大。
畢竟大家不是都說這是好幾代以後的事? 自己卻突然被逼迫面對一場沒有準備的災難。
大自然對人類開這種玩笑,也未免開太大了吧?

深紅色線的地方是一條高壓脊,這線上的氣壓(或重力位高度)比它的兩側高,所以稱為"脊"。
深紅色線的圓圈(5850)是環繞地球的西風帶,當時北方冷空氣可到達南方的最遠處。
4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2#
發表於 2016-1-8 06:19: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5 07:08 編輯

記得這是冬天永夜的北極,不是夏天永畫的北極,快要分不清楚了!

2015年12月 北極區遭逢北大西洋上溫帶氣旋直擊後,北極超級渦旋明顯持續轉弱。
未來溫暖空氣仍會不斷地深入北極中心,導致冬天永夜的北極海冰面積累積遲滯。

亦造成北極震盪,冷空氣朝北半球四處散逸,模式預估一周後有更冷的空氣到達台灣。
朋友們身體要注意保暖,農畜作物預防低溫來襲喔。

1月12日 暖空氣深入極區,直奔台灣的死穴---格陵蘭島(陸冰區),島上的陸冰受到附近海冰降低氣溫的保護。
冬天永夜下的北極地面空氣溫度場,攝氏 6 度線直逼格陵蘭島的最新狀況。
如同拿熱吹風機吹冰塊,除非冰塊融化光了,不然冰塊表面還是在 0度以下,所以格陵蘭島上的陸冰還是藍色的。
2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3#
發表於 2016-1-8 19:53: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5 07:28 編輯

若下列所述成為事實! 夏天永畫下的北極,宛如小女孩去單挑500磅的大猩猩,穩細ㄟ

NASA警告:最強大聖嬰2016才要登場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新發布的影像顯示,太平洋上聖嬰現象沒有轉弱跡象。根據天氣系統的最新衛星影像顯示,2015年12月與1997年12月有驚人相似處,當年發生最嚴重聖嬰現象,導致極端天氣。(圖取自NASA網站sealevel.jpl.nasa.gov)


聖嬰2015年已在美國造成多起天氣異常情況,如東岸許多地方在耶誕前夕,氣溫升高到攝氏20多度;南部和中西部發生風暴和幾近破紀錄的洪水。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12月27日的衛星影像意指,還會發生更嚴重的乾旱和洪水,這個預測困擾人道救援機構。

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發布聲明說:「如不儘早行動,保護弱勢免受影響,聖嬰天氣系統2016年可能讓數千萬人民面臨飢餓、缺水和疾病。」

北極入冬以來,每日海冰面積統計數值。目前數值為12.882百萬平方公里,處於同期歷史低點。
1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4#
發表於 2016-1-9 10:42: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0 22:08 編輯

國土計劃法將放寬海拔500公尺以下山坡地,含水庫集水區的開發利用。
管制平地上的建地、房屋、農地等各種地目的開發利用。
海岸管理法高度管制"濱海陸地",將數十萬公頃平地上的建地、房屋、農地等各種地目土地劃入"濱海陸地"。
雖然拖了23年才完成三讀,還是可以讓人民知道,不要在這些土地上過度投資建設,造成生命財產上的損失。

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比其他國家更嚴重,格陵蘭島上的陸冰讓它們海平面上昇六公尺,台灣就要上昇六層樓高。
例1 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海平面落差達14公尺,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造成海水向西邊移動(台灣在大陸的東邊) 。
例2 夏季黑潮支流及南海海流由寬深海域進入台灣海峽窄淺海域北上(冬季由北向南流)。

例3 黑潮與親潮交會點(釣魚台),會停留較多海水像瓶塞一樣,堵塞北上的黑潮支流及南海海流。
例4 地球自轉造成離心力,較多海水會停留赤道附近。
例5 科氏力--北半球海水由低緯度往高緯度流動,相對於地球自轉產生向右偏轉的力,給北上的黑潮更大推力。
台灣是上述五種特殊地理海象,全部具備的唯一國家。
1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5#
發表於 2016-1-10 11:01: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0 22:25 編輯

圖中 11~12點鐘方向的藍色巨大冷水團,位於北大西洋上的格陵蘭島南邊海域,疑因大量陸冰融化入海?
2015年初起,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科學家開始在格陵蘭與冰島南方,
記錄到遠低於均溫的海面溫度,有些地區甚至出現連續八個月的歷史最低溫記錄。
格陵蘭南方廣大海域的海平面溫度,甚至接近於歷史新低。
這與世界各地所記錄到的海水高於均溫現象很不一致。

難怪過去的美國自己有油不挖,一直買別人高價的油。現在也跟著挖石油低價出口,大做賠本生意。
唉~~~簡而言之,台灣來不及了!沒有腳麻的人,請快往高處走吧!
3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6#
發表於 2016-1-10 17:57:4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0 21:47 編輯

枇杷提早熟成 果粒變小賣相差
地球暖化下的農地生產條件急速改變,原定的農業生產計劃若難以調適因應。
農友們務必及早體認暖化趨勢,重擬妥適的農業生產計劃。
2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7#
發表於 2016-1-11 07:30:3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2 01:12 編輯

海平面上升 遷村與否陷入兩難
北極的陸冰融化,目前已經使極區的海平面大幅上升,這些海水何時會到達台灣海域呢?
小弟的資訊及所學有限,無法預估這股斜壓地轉流的流速,不過能確定它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例如  極區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基瓦里納村(Kivalina),以前高於海平面120公尺多,
但現在卻只高於海平面1.8至3公尺,下沉速度令人擔憂。

海平面上升會造成土壤液化、侵蝕等交互作用,連荷蘭也放棄與海爭地了。
例如 在盤子裏用土,堆成一座小山。再慢慢把水加進去,但不要超過山的高度。
        最後山會沉到水底下,但水位又會變得更高。


5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8#
發表於 2016-1-12 00:23:3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8 16:37 編輯

2015年12月31日 自北大西洋一場暴風雨帶進暖空氣,進而推高北極氣溫,創下第四次攝氏 0度以上記錄。
在冬季永夜下的北極,應該只是短暫現象,不久即能恢復正常!
事實卻與常識完全相反,至今地面溫度場持續高溫,預報模式一周後仍無減弱現象。

北大西洋上的暖空氣,除了直逼格陵蘭島的南邊海域,現在更擴大至西邊廣大的海域。
東北太平洋上的暖空氣,跨越白令海峽深入極區,攝氏 6度線緊貼著阿拉斯加的海岸線。

1月10日北極海冰圖顯示,目前格陵蘭島附近海冰與過去邊平均線比較,尚無明顯重大變化!

1月17日 10~11點鐘方向地面溫度場,預報模式攝氏 6度線再度緊逼格陵蘭島的南邊,冷暖空氣雙方戰況激烈。
              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中,暖空氣源源不絕,北極冷空氣將陷入孤立無援。
2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9#
發表於 2016-1-13 02:05: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3 02:09 編輯

世銀警告:2030年地球暖化 將增1億窮人
因為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農地生產條件改變,生產計劃調適困難,且農業人口面臨急劇老化現象。
未來食物價格要大幅揚升,才能吸引足夠的年輕人投入農業,投資改善生產條件,調整生產計劃。
消費者需花費更多金錢才能滿足所需,成為貧窮人口增加的重要因素。

1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0#
發表於 2016-1-14 02:20: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1-14 09:13 編輯

在這則新聞裏,林毅夫:中國經濟崩潰論者不理解本質
談到中俄經濟關係,林毅夫說,"雙方經濟結構互補性強,合作前景良好。
例如  大陸耕地面積有限,農村人口老化問題逐漸浮現,不得不增加農產品進口,
俄羅斯可成為大陸農產品進口主要來源之一。"


看來中國的農地生產問題還真不小,林毅夫 無意間透露了主要的隱憂,原來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農業。
2012年糧食危機以來,中國在農業生產增長數值的吹噓,在這句"不得不增加農產品進口"之下,完全表露無遺!
沒有足夠的耕地和農夫,農業生產卻能年年高度增長。糧倉裝不下的謊言,讓這位老實人給說破了!

利用海水、濱海濕地種稻或農作物,植物體中碘含量過高很難以低成本克服。
地球暖化下的農地,未來可真是一片光明!
1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地球暖化下的調適處所-----農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5-12 14:00 , Processed in 0.050922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