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9-4
- 最後登錄
- 2022-3-15
- 在線時間
- 12647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489938
- 帖子
- 25458
- 精華
- 0
- UID
- 58
  
|
kevin兄這次的說法,就有暗示到路況了,雖然還是那麼客氣.當然大部份朋友的口語都是如此.所以我必需更謹慎的對事實做評估應對. 不管如何也謝謝大家的指教了. 
我來自行招供好了.當初還沒有政府坡崁修繕工程以前,曾經上山來過的人群裡,畏懼這個上坡路況的,約有九成.
政府坡崁修繕工程完成後,畏懼的應該還有七成.還有一些朋友會說:讓我下來用走的好了. :shock:
我是希望這次自力修繕工程完成後,將畏懼的人降低四成以下.大部份的山坡地的道路坡度行車,是很難讓所有人如意的.四成以下我就可以稍為寬心了. ops:
其實政府坡崁修繕工程以前,縣議員.鄉代表.縣府工程人員.地方陳情者期聚於此.我尤其欽佩縣議員對此項修繕工程的了解跟指導.連我沒想到的他都設想好了.當時心滿意足於未來憧憬.縣府工程人員將構想實際測出尺寸.再發包.再施工.問題就出在幾道的意念溝通,行諸文字,再由承包者意會吸收後,經由實際施工的現實調整.所產生的構想跟成品偏差就產生了.業者的成本因素也值得向他們致敬.這是真的.不是客套話.原先我滿意的"憧憬"是:這個坡崁外移兩米,彎道自然和緩平順,而原先未修繕工程前,地面有兩層鋪設的水泥,原先是依原來那個坡度,再行鋪設第三道的水泥層來大幅緩和坡度.而工程人員是將兩道水泥層挖去一層後,再重新鋪設第二道水泥.這樣一來一往就形成目前的成果.雖不儘如人意,但也無可厚非.剩下來的工序,也應該自己來了.
在此建議大部份2Home朋友以後有甚麼公或私下的工程,儘量能在現場,隨時溝通調整會比較接近"憧憬"所在.我就是在這方面疏忽了.幾道得溝通了解,總是有所大大小小偏差的.怪誰都是不近人情義理的.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