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ind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精華精選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21#
發表於 2013-7-3 23:09:3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2#
發表於 2013-7-10 12:14: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騰訊科學】2013年07月03日

加拿大一位15歲女孩最新發明一種環保手電筒,僅使用手掌熱量便能維持手電筒發光。有望獲得谷歌(微博)科學展覽會評審團授予特級發明獎。

加拿大女孩安-馬科辛斯基(Ann Makosinski)於2012年參加了另一次科學展覽會,她參展的是另一款手電筒,使用動能驅動LED燈,此次她希望發明一款透過熱電效應工作的手電筒,少量電流可在一種材料冷熱面之間產生。

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相信我們都曾有過一個令人討厭的經歷,當我們迫切需要手電筒時,能夠找到一個手電筒卻未沒有電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手電筒不使用電池,將避免大量的有毒電池掩埋在土壤中。”

令科學家們置疑的是,人體能否產生足夠的熱量用於維持手電筒的電量,這位女孩最新設計的手電筒並未使用人體全部的熱量,僅是手掌熱量而已。
首先,她測量了手掌熱量可產生大約57毫瓦電能,維持LED燈點亮需要的電能大約0.5毫瓦;接下來,她使用了另一種組件──珮兒帖瓷片,當一面受熱而另一面冷卻時將產生電流;最終,她將珮兒帖瓷片和電路連接在一個中空鋁管上,管內氣體能夠冷卻珮兒帖瓷片,同時手掌加熱瓷片的另一面,在這種溫差效應下可產生電能。

這款手電筒釋放的光線非常柔和,但足以發現你的鑰匙或者照亮書本的頁面,在一項測試中,她使用手電筒大約半個小時,當時的環境溫度大約10攝氏度,依據溫差的不同能夠決定手電筒使用時間的長短。

她說︰“目前這款手電筒僅是一個原型設計,之後將投入生產製造,但是我設計的組件功能非常強大,當然,如果它投入使用和製造,我將試著將電子組件封閉包裝起來,使它不會與水等物質接觸,從而使用更長時間。”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3#
發表於 2013-7-21 12:06: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4#
發表於 2013-7-26 23:33: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5#
發表於 2013-7-31 23:31: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6#
發表於 2013-8-4 20:02: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mg]要[/img]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風能公司阿爾泰羅能源公司研製出可漂浮在空中的風力發電機(以下簡稱AWT)原型,能夠在距地面350英尺(約合100公尺)的高度發電。阿爾泰羅能源公司表示,最終的商用版AWT作業高度可達到1000英尺(約合300公尺),這一高度的風力更強,也更為穩定。
  阿爾泰羅能源公司指出AWT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AWT採用的是一款熱銷的渦輪機,在高空的發電效率是傳統風力塔的兩倍。在緬因州萊姆斯通的羅琳商業中心,工作人員成功將一輛拖車上的AWT放飛到空中。阿爾泰羅能源公司表示AWT利用高空強風發電——風力可達到傳統風力塔的5倍——能夠將能量消耗降低65%,將安裝時間從幾周減至只有短短幾天。
Nqpel1Hnh_lT072XSg5kAg.jpg   在設計上,AWT噪音很小,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非常便於維護。這款風力發電機可應用於偏遠的工業和軍方設施以及鄉村,取代用於驅動柴油發電機的昂貴燃料。阿爾泰羅能源公司計劃對這項技術進行“放大”,降低沿岸風力發電市場的成本。
  AWT發明人、阿爾泰羅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本-格拉斯表示:“幾十年來,風力渦輪機一直需要起重機和高塔才能進入距地面幾百英尺的高度,不過,這一高度的風力較小,同時也不穩定。我們利用現代充氣材料將渦輪機送入距地面更高的高度。這項技術適用於所有地區,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同時便於安裝。”AWT借助一個充滿氦氣的充氣殼進入高空,利用繩索固定,而後將所發的電傳輸到地面。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7#
發表於 2013-8-8 23:15: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8#
發表於 2013-8-12 23:14: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確實操弄二氧化碳讓氣候變暖只是假議題,目的是資本家想藉此操弄碳權碳稅
對於環保人士來說,應著眼於大氣污染、水源污染等等問題,而不是只僅僅著眼於二氧化碳如此目光如豆而已


  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或許是當代任何一個民主國家的政治候選人都必須考慮的問題。有這樣一種被人反復提及的說法: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要求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阻止全球變暖。但政治候選人應該了解,這種說法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事實上,許多著名科學家和工程師認為沒有必要為抑制全球變暖而大動干戈,而且持這種觀點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去年9月份,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伊瓦爾·賈埃弗(Ivar Giaever)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退出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賈埃弗在上次大選中是歐巴馬(Obama)總統的支持者。信的開頭這樣寫道:“我沒有延續(我的會員資格),因為(美國物理學會政策)聲明中的一些說法我不敢苟同。美國物理學會稱:‘無可辯駁的証據表明,全球變暖正在發生。如果不採取行動緩和這一趨勢,地球的物理和生態系統、社會體系、安全和人類健康可能會嚴重受損。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物理學會可以討論質子的質量是否會逐漸變化,也可以討論多重宇宙如何運行,但全球變暖的証據果真是無可辯駁的嗎?”
  幾十年來,國際上一直在大力宣傳所謂二氧化碳“污染物”數量增加將摧毀人類文明的說法,但也有一大批科學家(其中許多是非常傑出的科學家)認同賈埃弗的觀點。這些科學“異端人士”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其原因在於一系列不可動搖的科學事實。
  對氣候變暖論挑戰最大的事實也許是,迄今為止全球氣候已有十多年未呈變暖趨勢了。氣候變暖論者對此是了解的,正如2009年“氣候門”(Climategate)事件中氣候科學家凱文·特倫伯斯(Kevin Trenberth)在電子郵件中所述:“事實上,我們現在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出現變暖現象,這無疑是一種諷刺。”不過,只有在人們相信那些電腦計算機模型(在這些模型中,所謂的包括水汽和雲在內的反饋機制會大幅放大二氧化碳微弱的影響)的前提下,才可以說氣候沒有如期變暖。
  十多年來全球氣候並沒有變暖,這暗示電腦計算機模型顯著誇大了二氧化碳增加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實際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發布相關預測22年以來,氣候變暖的程度一直小於預期。面對這種尷尬,宣揚氣候變暖威脅論者將矛頭從氣候變暖轉向了極端氣候,以期將千變萬化的氣候中出現的所有異常都歸咎於二氧化碳。
  其實二氧化碳並不是污染物。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我們每個人都會呼出高濃度二氧化碳,它是生物圈生命循環系統的關鍵要素。二氧化碳的增加會大大促進植物生長,所以溫室管理者為了讓作物長得更好,常常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三四倍。這並不奇怪,因為植物和動物是在二氧化碳濃度相當於現在10倍左右時進化形成的。在作物品種增加、化學肥料技術及農業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帶動下,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農業產量大幅增加,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是促進農業增產的原因之一。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公開質疑氣候變暖說,但許多年輕科學家私下裡表示,盡管他們對全球變暖說深表懷疑,卻不敢說出來,因為擔心這會使他們升遷受阻,甚至發生更糟糕的事情。他們的擔憂不無道理。2003年,學術期刊《氣候研究》(Climate Research)的編輯克裡斯·德弗賴塔斯(Chris de Freitas)博士大膽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導向(但符合事實)的同行評審文章,文章結論是,如果以過去一千年的氣候變化為背景,那麼近期氣候變暖並非異常現象。國際上的全球變暖論者很快針對德弗賴塔斯博士發起蓄意攻擊,要求撤銷他的編輯職位和大學教職。所幸德弗賴塔斯博士保住了他的大學教職。
  科學研究本不應該如此,但歷史上我們有過先例──比如在特羅菲姆·李森科(Trofim Lysenko)操縱蘇聯生物學的恐怖年代。宣稱信奉基因遺傳學(李森科將基因學說斥為資產階級偽科學)的蘇聯生物學家被解除工作職務。許多人被送入勞改營,一些人甚至被處以極刑。
  為什麼人們對全球變暖如此熱衷?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如此觸動美國物理學會的神經?許多會員要求美國物理學會(賈埃弗已於數月前宣布退出)不再用“無可辯駁”一詞描述科學問題,他們的要求應該說是合情合理的,卻遭到美國物理學會拒絕。原因有好幾個,但首先要從“何人得益?”這個老問題談起。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跟著錢走。”
  氣候變暖威脅論讓許多人撈到大量好處,它使政府資金流入相關學術研究項目,成為政府擴大官僚機器的理由。這種論調是政府增加稅收,讓納稅人為企業補貼(這些公司深諳操縱政治體系之道)埋單的借口,還是吸引巨額捐款流入許諾拯救地球的慈善基金的誘餌。李森科之流日子過得非常好,他們處心積慮地捍衛著自己的信條及其帶來的特權。
  我們要代表許多對氣候科學做過認真和獨立研究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對所有政治候選人說:採取激烈行動為世界經濟“脫碳”並無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即便認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誇大的氣候預期,採取激烈的溫室氣體控制政策也是不經濟的。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近期對多種政策方案進行的研究顯示,效益成本比率接近最高的是一項允許經濟增長在超過50年的時間裡不受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措施影響的政策。這種政策為世界欠發達國家帶來的好處尤其大,這些國家也希望分享一些發達國家在物質財富、健康和期望壽命等方面的優勢。而許多其他政策應對方案的投資收益則為負。此外,二氧化碳的增加及其可能導致的小幅升溫將使地球整體受益。
  如果當選政治領導人覺得必須在氣候方面“做些什麼”的話,我們建議他們去支持那些增進人類對氣候了解的出色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們通過精心設計的衛星、海洋和陸地儀器,通過對觀察數據的分析來研究氣候。我們越了解氣候,就越能更好地應對瞬息萬變、古往今來困擾人類生活的自然界。當前私人和政府在氣候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有無必要很值得懷疑。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9#
發表於 2013-8-13 10:12: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科學家救生態 逼海鱺改吃素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海鱺是種大啖肉食毫不客氣的魚,剖開牠的肚子,有螃蟹、烏賊、小魚,什麼都有可能出現,但美國巴爾的摩的科學家為了生態永續發展,打算讓這種野蠻又愛吃肉的魚改吃素。

養殖漁業一度被視為過度捕撈的解決方案,但由於養殖漁業採用的飼料多半是捕來的鯡魚、鯷魚、沙丁魚等野生小魚,隨著需求越來越大,小魚逐漸供不應求,面臨絕種危機。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和多數非營利海洋保育機構皆認為,人類無法永遠用野生的魚來餵養養殖魚類和全球數十億人口。因此,科學家希望這些養殖魚能夠改吃素,減少野生小魚的需求量,減輕全球養殖漁業的壓力。

歷經4年 混合出新種飼料

華盛頓郵報報導,巴的摩爾的3名科學家歷經4年研究,以植物性蛋白質、脂肪酸與能量飲料中的類胺基酸超強物質牛磺酸(Taurine)混合出新種飼料,讓海鱺和另一種相當受歡迎的養殖魚類金頭鯛(gilt-head bream)願意乖乖吞下肚。這種飼料比一般市面販售的飼料貴上15%至20%,但海鱺吃後可以長得更大隻,攝取的污染物質也較少。

NOAA科學家魯斯特(Michael Rust)指出,不論是肉食、草食還是雜食性的魚,多半需要40種營養成分,且比例要正確,營養成分從何而來對魚類的健康並不重要。利用海藻、魚類產品處理後的肉屑與各種植物可調配出高品質的魚飼料,不必仰賴野生魚類。

肉食性魚類 首次改吃素

這份研究成果刊登在8月號的「脂質」(Lipids)期刊。NOAA與美國農業部2007年就開始推動養殖魚類的吃素計畫,但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系指出,這是科學家首次讓肉食性魚類完全改吃素。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0#
發表於 2013-8-13 10:12: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治療傷口、感染 神奇蜂蜜快速有效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英國醫生發現一種新的「神奇蜂蜜」,能夠治療傷口與感染;無論是超級細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或婦女剖腹產後遭感染,這種神奇蜂蜜都能在數日內讓傷口癒合,或減輕感染症狀。

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這種以生物工程方式製造出來的蜂蜜Surgihoney,已在英國漢普郡(Hampshire)多家醫院內對嬰兒、新手媽媽、癌症病患與老年人進行測試超過1年。這種神奇蜂蜜能讓傷口與潰瘍、特別是感染MRSA,在數日內癒合;數名因剖腹生產而飽受感染之苦的女性,感染情況也在使用這種蜂蜜後減半。此外,這種蜂蜜還能讓阿富汗返鄉士兵的傷口癒合,且被用來治療粉刺,保護癌症病患的皮膚。

漢普郡醫院國民醫療保健信託基金會(Hampshire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微生物學家德瑞登(Matthew Dryden)說,這種神奇蜂蜜將為全球的傷口照護掀起革命。人類利用蜂蜜的療癒能力已有數千年歷史,但醫界還是偏好盤尼西林與抗生素。

德瑞登說,實驗室檢驗的比較結果顯示,Surgihoney在治療所有類型細菌上的表現較好,效果也頗驚人。德瑞登說,很多東西都能殺死細菌,但通常無法同時幫助組織癒合,蜂蜜的妙用在於既能殺死細菌,又不會傷害組織。

Surgihoney是由英國商人伊恩.史戴普斯(Ian Staples)研發,史戴普斯買下智利南部一座有機農場後架設蜂巢,然後在愛爾蘭資助科學研究,找出其獨特健康成分。Surgihoney已取得英國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許可,但尚未上市。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精華精選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6 05:47 , Processed in 0.094458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