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區算農地農用嗎? 當然不是
露營區的經營有點像投機事業, 估計台灣現在有將近一兩百萬的露營人口, 真是嚇人的數字!! 要容納這麼多的人, 當然要有許多露營場地, 聽說好的露營區假日預約已經排到明年6月了, 即使沒視野沒景觀就在大路邊的營區, 一到周末晚上也都擠滿了人車.
先說好露營區的條件, 通常位於山林之中, 有景觀, 有樹林步道溪水流泉, 或有人工大草皮, 有有機農園可以體驗農務DIY, 加上停車方便, 營位寬敞, 水電俱全及衛浴設備.
從這些條件, 你大概就可以知道露營區開闢之後會對農地或環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或影響了~
1. 單純的露營區很少是在特定農業區大片的良田之中, 因為沒有漂亮美景, 加上慣行農法的噴藥味道, 生意應該不會太好, 若有通常也會放在較大型休閒農場的經營之中, 這又是另一個管理的範疇. 大部分的露營區都在遙遠的山巔水湄, 遠離種菜種水稻的農業區, 山區坡陡平地少, 但是較像大自然環境, 尤其如果有漂亮的週邊環境如武陵農場, 那鐵定週週爆滿, 生意好到不行. 問題來了, 這種山區的農地, 需要去嚴格要求要農用來種稻種菜嗎? 真要他去種果樹種蔬菜, 結果就會像梨山果樹高麗菜一樣嚴重破壞水土, 這樣的農地農用結果並沒有比較好. 所以農地的管理應該”適區適法” 不能全國一概而論, 一體適用, 所以才需要政府認真來做土地規劃, 而不是簡單思考, 便宜行事.
2. 露營區要有特色, 要能親近大自然, 所以環境很重要, 環境是天生的, 無法改變, 營區本身的地形卻可以透過人工來大幅改變, 這就是營區的整地. 為了停車, 要開闢道路及大片平地, 勢必要剷平許多樹, 大肆挖土填土堆石砌平台, 這種整地說不上是否破壞水土保持或破壞自然, 有開發就會有整地, 然後再種樹種草皮做水保, 種草皮像站長講的一樣有護坡效果, 但是有的偷懶一點的, 就直接鋪級配小碎石, 乾淨好管理卻不長草, 這種就比較沒有自然味, 可是不挑的露營客也照樣買單.
3. 大部分露營區提供的服務其實很單純, 就是營位水電及衛浴加上美麗的風景. 有人就會有垃圾, 單一營區的汙水排放比較不會有太大問題, 大量垃圾的清除有的甚至要做小型焚化爐來清理. 如果真要管理露營區, 這個應該就是管理要求的重點.
4. 因為露營區上幾乎沒有太大型的建築設施, 就是平地平台, 所以整地時若能認真作好水保排水, 真要發生意外的機率應該不太大, 這跟清境蓋豪華大屋造鎮的型態是不一樣的, 土地的負擔相對來講輕很多.
5. 既然人們有需求, 政府就應該為人民提供安全的管道, 而不是到處設限圍堵或放任不理, 只是現在好像是無為而治的狀態. 既然露營是全世界的趨勢風潮, 何不搭上順風車, 找幾個適合的地區或山區輔導開闢及管理, 既能營照成地區旅遊的特色, 也能創造政府, 業者及露營客三贏的結果. 這應該是地方政府可以思考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