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5-20
- 最後登錄
- 2017-4-19
- 在線時間
- 1182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1942
- 帖子
- 3018
- 精華
- 0
- UID
- 5015
|
1.我想延期比較適當,我不想讓大家有太過於沉重的負擔,如果多一點人參與,大家的負擔都會降低很多,包含我們這邊也是溜,兩天的課程收費2000塊我認為已經是上限了,再多就沒意思了,主要會再租遊覽車、講師費用、保險費用燒掉很多錢。
2.網室的成本細目必須視架構的面積而定,依最近我們搭建的防蟲網室為例,細目如下
1.100*50*2.3*5米C型鋼100枝:2023KG*23塊=46600,每六米放一枝,架構856坪的網室。
2.200呎*12呎 16孔目防蟲網 20件:1080*20=21600圓,需自行車縫。
3.竹結鋼筋 四分 *60公分*360枝:16*360=5760圓,需自行電焊。
4.耗材、運輸、混凝土、鋼索、地牛=44500圓
5.工資 26工*2000=52000圓
6.怪手工資 7000*3=21000圓
7 灌溉主系統,一定要先配好: 2" 水管 300*10=3000圓,10頓水塔 29800圓,接頭、配件、耗材500圓,動力噴霧機9800圓,送水馬達7500圓,電磁閥5000圓,自動定時器1500圓,電箱800圓。不含工資
搭起來是4.5米高的網室,請自行加總。
3.牛糞各地的價格不一,我是有認識的,沒有發酵過的,不用錢,自己載,堆置過的變成乾的,一車5噸4500圓,運費我不知道,我都是自己去載的。田間使用一搬來講都是叫車子用倒的,然後用人工扒一扒,再用曳引機耕黎過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到產裝機吧,要是懶得扒,也可以用包裝的堆肥 (25公斤 90~120圓上下),丟在地上,再用人工拖開就可以了。豬大便要發酵到堪用需要經過好幾個程序,而且很臭,並非一般人可以忍受的,要用豬糞,還不如用硫胺。一甲六分已經可以自行設置堆肥場了,但是必須確定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取得堆肥的原料,並且掌握堆肥技術,堆肥的技術有很多訣竅,並非想像中的簡單,要作到具土壤改良能力、豐富遲效性營養、緩效性胺機酸、速效性無機鹽類都平衡的話,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基本上微生物以及發酵環境的掌握就要燒掉不少錢了,若是農產品的售價無法掌握的話,最好還是不要玩比較好。若是要自行堆肥,一定要很確定有足夠的原物料來源,如木屑、草梗、厩肥等等等,如果還要用買的,到不如直接買成品,如果可以有免費的,那就很植得投資機具來作了,一分地一年的堆肥建議用量可是要燒掉2.5萬元左右喔。
4.咳咳~~~容我臭屁一下,配合堆肥與綠肥,可以降低化肥用量的液肥,只有針對壞壞牌養液的效果作保證,其他的我不敢講喔,單純用化肥+養液要降低肥料成本,嗯嗯嗯,不好意思,作不到,因為化肥貴死了,從頭到尾都用化肥,加上不得不花的土壤改良成本,貴的很,我是不建議這樣作喔。蔡十八我的看法是看看就好,不用太認真,基本上土壤膠體(吸附離子狀元素)與腐植質核(緩慢釋放離子狀元素)兩者的功能無法被取代,在台灣耕作不用堆肥根本就是在開玩笑,騙吃一下可以,若是依這種理論,到不如直接作水耕就好了。
堆肥在使用的訣竅是以攪拌或是掩埋沒有錯,不過阿,堆肥的基材不只是禽畜厩肥而已,一般都會以木植有機質為有機炭來源,厩肥為氮來源,兩者平衡後的炭氮比、調整後的EC,發酵過程的PH改變都需要考慮進去。
完全不用堆肥的肥培設計,只能在水耕實現,土耕或高架栽培,要作全化肥栽培會發瘋,何必要呢?
基本上肥培管理的設計,我很確定已經有一定的模式:以堆肥(遲效性)打底,目的是作好土壤改良,增加有機炭以及腐質植核的量,並利用各種不同的微生物特性來提升無機鹽類的釋放。
視狀況添加緩效性的肥料來補充地力不足的部分,避免作物在生長期因為地力不足而發育不良,在作物不同的發育期間,需要比例不同的元素量,可以用化肥來補充,缺症出現時,可用葉噴實施緊急治療,這樣就很夠了。
我無意泯滅蔡教授的辛苦,但是阿,單一放射線菌的效果不可能像他講的那麼好,也不需要乳酸菌或是酵母菌下去當引子,養放射菌我就是內行的了,不同屬的放射菌用不一樣的東西養,放出來的抗生素就都不一樣,而且大多數的放射菌都喜歡在16~38度的環境下繁殖,培養基很簡單,只要是熱糖水就很好用了,不過蔡十八菌我沒有很深入的研究,也不敢任意批評,怕會踢到鐵板,科技的新枝日新月異,我知道的並不多,不過蔡十八菌在商品化之後,農友的反應不是很好這到是真的,聽說某些花卉作物,壞壞一號養液的表現似乎比他來的顯眼喔。
微生物在農業上的應用是一門大學問,很多在實驗室的成果或是在辦公室"研究"的成效,都是騙吃騙吃啦,基本上田裡面的環境變化萬千,農民哪來的殺菌釜、無菌操作台可以用?像我這樣有顯微鏡的我看就很少了,我還是比較認同我老師(王均琍教授)的看法,微生物在農業上的應用以田間使用便利、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為主要考量,不需要特別著重實驗室的成果,所以說我會大力推廣BYM型的微生物養液,以及菌根菌,其他的,嗯嗯嗯嗯,騙吃騙吃啦。
PS.現在超流行的EM菌 早在10年前就已經有研究報告指出,沒有廣告的效果,施用的結果完全沒有顯著差異,環境友善菌(EM菌)其實只是雜菌而已,菌種間的擷抗,那些日本人根本沒有考慮進去,就殘殘全部混在一起,賺的很爽,台灣這邊也被騙的團團賺,心理作用勝過一切,更有許多專家認為,微生物本來到處就都會有,所以根本不需要另外添加,不過他們卻忘了,自然界之中沒有益菌或病原菌之分,然而栽培的目的是什麼呢?沒有必要用人為的方式添加益菌群嗎?嘿嘿嘿,有的時候多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很多很有趣的問題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