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2-4
- 最後登錄
- 2024-2-15
- 在線時間
- 4738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211803
- 帖子
- 5782
- 精華
- 0
- UID
- 1538
  
|
我目前的種稻心得4/7
這次我種的是秈米裡的紅米,老師以前也沒種過,
只說是在來種非常強勢。
到我手上,趕在3/18早上插完。照老師的做法,
列出兩條深溝,3排苗種在浮水的土面上。
結果一直都有寒流,兩個星期過去,完全沒有任
何長大(一直四葉以內),還有斷葉淍零的現象。
甚致長滿白介殼蟲。我也一直問它,你為什麼不長
大呢?你為什麼這麼虛弱呢?為什麼我看久了覺
得土硬硬呢?(土丘很低也很淺)。
老師有說,秈米人家好像都端午節以後才種的。
我想起來了,秈米就是印度米(就是熱帶米),
20度以上才能叫熱帶吧,太冷當然無法像日本米
(就是溫帶米,粳米也是其中一種)一樣能夠繼
續生長啊。所以我只能等,等天氣變好。在心中
為他們打氣。果然後來一兩天20度以上的時候,
他們看起來非常有精神,介殼蟲還在,但看不出
有變多,反而有變少的錯覺(因為沒去數)。
我爸告訴我幾件事。1.索草:我說田裡又沒有草,
索什麼草。索草是把土索平,除草是順便的。沒草也
是要把土索平。我照著作,把凹凸凹凸的溝苗溝苗,
(即長長的水溝旁是長長的土丘,丘上種秧苗)索成
迷你孤島,幾乎泡著水裡。隔天就發現水質明顯變好
很多,水面積佔田7-8成以上吧(原來約一半左右)。
只是還是不長大。
土的部分,當初手工翻土太深,表面的黑土都不見了,
只剩紅土,我觀查到泡在水中的剩苗竟然長得比土丘
上的還要好。好多天之後,我推論,紅土只要離水就
會變硬,根可能很難扎下去。最後我決定要提高水位
淹水了。目前看起來。泡在水裡的精神是有比較好。
也可能只是剛好天暖而己。接下來就是觀察吧。
我爸告訴我的第二件事,阿公的時代,在冬瓜山下的水
田都是石子地,也沒有肥料(沒錢),一分收兩百多斤
濕榖。這下我心更安了。300坪(一分)/6坪=1/50
*200斤=4斤。就達到我阿公時代的水準了,這種收成還能
養老婆和11個子女,我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今年的目標(原本是上半年的目標)是30坪。在原來的6坪
田旁更擴張兩倍面積就有5倍30坪了。順利的話3年後就100
坪了。因為五隻羊已經替我定好103年12月退休了(桃園升
直轄市)。
最後,我查到秈米也屬於陸稻,下次多的苗來旱作看看。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