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5
- 最後登錄
- 2024-11-8
- 在線時間
- 850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3093
- 帖子
- 411
- 精華
- 0
- UID
- 117269
|
我們果園所在的位置雖然是山腳下的坡地,但卻是幾百萬年前的河床地,後來受到地形抬升作用的影響,現在已經遠離河道大約一公里了,但是長年堆積下來的鵝卵石層,厚到每一次鋤頭敲下去都會歪掉,想要插一根竹子幫小苗做記號,平均不到八公分就會插不下去,因為一定會撞到石頭。河砂形成的表土,再大的颱風雨來襲,從沒看過積水,因為都很快就滲下去了。雖然排水良好,但也難保水,也不保肥。
更糟糕的是,已經是不保水的地了,一到冬季,連續三個月幾乎不下雨是常有的事,沒有辛勤灌溉,小苗在這時候幾乎是種不活的。
在這一整片平均五∼十度的山坡地,其中有一個小區段,有先人將地分段整平,做成類似梯田的效果,多年以前我們把新買的苦茶苗隨機種植在園區裡,並且將梯田區以及上下相鄰的緩坡區以相同的肥培方式管理,兩年後,梯田區的小苗全數存活,而且頭好壯壯,六年後,也最早開花結果。緩坡區的小苗種下去不到三個月,陣亡一半。所以我們學到第一個經驗:梯田的地形,蓄水力比較好。可能是因為降雨不會直接變成表面逕流快速流失,再來就是平緩地形有助於黏性較高的細緻土壤層堆積。
後來補植緩坡區小苗的時候,就去田裡面跟人家要一些田土,混在植穴中,結果緩坡區補植的小苗存活率大增,所以又學到第二個經驗:沒梯田,至少一小丸田土也好。
經過一段時間,緩坡區的小苗有幾株因為地處邊陲,澆水的水管不夠長,老是澆不到,一副長期受虐,缺水發育不良的樣子,於是就找了幾株相鄰的苗來做實驗,其中有幾株挖開植穴,把牛糞堆肥一株至少兩公斤混拌進去,再蓋土。一年後,有混牛糞堆肥的小苗,簡直就像是脫胎換骨一樣,暴長好幾倍。沒混牛糞堆肥的,一樣病懨懨。上個月我把一年前混了牛糞堆肥的植穴挖開來,裡面原本的乾燥鬆散的河砂已經變成我夢想中的鬆軟濕潤壤土的模樣,還有小蚯蚓在爬,所以學到第二個經驗:含有粗纖維的有機質肥料,可以大大提升土壤保水力和保肥力,讓小苗早日脫離魯蛇的世界。
至於覆蓋是不是可以提高保水能力?我們也拿了稻草和大量的枯枝落葉做了實驗,結論是:覆蓋前如果沒有先澆足了水,過厚的覆蓋物反而阻礙雨水或灌溉水進入根系的機會,小苗照死不誤。我們也做了草生栽培實驗,結果顯示:「葉面積」大,且再生能力強的地瓜葉,可以減緩表土水分的蒸發,維持土壤適當溫度,腐爛的莖葉還可以提供土壤有機質,是省本省工懶人草生栽培的最佳選擇。
最終結論:分段局部地形的改善,效益最大,當然工程也最龐大,但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沒辦法全面整地,就退而求其次,改善植穴裡客土的土壤理化性質,最後就是配上澆灌系統與適度地覆蓋了。 |
-
8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