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hsiao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捍衛自己建築農舍的權利--團結起來陳情吧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61#
發表於 2011-7-29 22:15: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62# 阿俊
此論點風險很高
完全鬆綁 弱勢者仍將是受害者
印度曾經還地於民,沒多久地又全回到富人手中
不信就開放原保地自由買賣看看

更何況 地目變更 是當權者的金礦  閒人勿近
雲淡風輕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不 想 被 點 名 了

Rank: 9Rank: 9Rank: 9

262#
發表於 2011-7-30 08:49: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阿俊 於 2011-7-30 08:54 編輯
262# 阿俊
此論點風險很高
完全鬆綁 弱勢者仍將是受害者
印度曾經還地於民,沒多久地又全回到富人手中
不信就開放原保地自由買賣看看

更何況 地目變更 是當權者的金礦  閒人勿近
Ericg89127 發表於 2011-7-29 22:15

將各界的論點引入  讓大家討論
有的人進不去  文字又複制不了  所以用圖片
2

查看全部評分

這年頭好聽的假話還是比難聽的真話吃香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63#
發表於 2011-8-4 16:36:3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2馬總統接見全國農會總幹事時,提到"水果生產過剩是否像雲林柳丁一樣執行廢園方式減少生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6500848.shtml
基本上廢園還是算補救供銷失調的不得已殘忍方法.果樹的生長非三五年以上無法達到量產.積極的作法還是在產區生產的預期與控制,以及生產資料的分享與累計.
回過頭來想想.當初農產品開放進口時,不就是早預想到目前會讓農民遇到的困境嗎? 89年通過農地開放買賣,農舍興建準則.不就是為了替農民的困境開啟出一條活路?這些調整的法規更是於85年農委會向立法院提出審議,可見當時為了新的環境變動,當時執政當局是如何審慎的提出照顧農民的方案.相對的也看出現在的農委會是如何的不了解農民的困境.
任何人生而自由平等.農地農民也是.如果要給一些必然的限制 ,相對的也必須給與另一方面同等的補償.這是以前農業政策的基本精神.時至今日既然開放農產品進口已勢不可擋 .那麼對農地的政策還有走回頭路限縮的空間嗎?比照廢園的概念與限縮農地使用權限.豈非看到政策的反覆不定?及當局者對農業的不了解?也難怪讓人懷疑這些政策真的是為農民好?
農民算是弱勢團體.可是卻又常見政策的變動與干預.為了怕利益團體炒高農地價.所以要全面的限縮農地的權限.這樣才會保護農民?--------鬼才相信.----------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264#
發表於 2011-8-4 17:22:1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sean2003 於 2011-8-4 17:25 編輯

叫農民廢園,對原住民說把他們當人看...還能指望他幹麻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捍衛自己建築農舍的權利--團結起來陳情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 02:45 , Processed in 0.066389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