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bdlhz6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介紹萬向風車 [複製鏈接]

Rank: 4

21#
發表於 2011-9-16 20:49:1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9# bdlhz618

大大 影片配上了國樂''賽馬''
酷喔

舉報

Rank: 3Rank: 3

22#
發表於 2011-9-24 10:51: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bdlhz618 於 2011-10-18 08:18 編輯

國外風電創新發展很快,
       
英國新型風力發電機模仿種子下落運動
發佈時間:2010.08.01 新聞來源: 流覽次數:437437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新能源企業風力發電公司(Wind Power)、勞斯萊斯、阿普勒公司、英石油、荷蘭皇家殼牌等公司一起和克蘭菲爾德大學設計師格裏姆肖(Grimshaw)近日利用梧桐種子下落時的螺旋運動原理設計出一款新型風力發電機Aerogenerator。  據報導,這款新型發電機翼展長達900英尺(約合274.32 米),翼翅可繞風力發電機中軸旋轉,且其旋轉過程和梧桐種子下落時所做的旋轉運動相類似。該新型風力發電機可利用風力產生10MW的電量。
  在英國能源部長克裏斯•胡尼(Chris Huhne)公開宣稱,政府已經無多餘資金建設新核電站,並暗示將加快風力發電場建設步伐後,英國國內掀起一股新型風力發電機設計熱潮。
  有些英國本土風力發電機設計師宣稱,通過擴大風力發電機渦輪機直徑可以使得新一代風力發電機產生20MW甚至更多的電量。但按比例擴大傳統風力發電機渦輪機直徑在產生更多電力的同時,也帶來發電機自重將大幅增加的難題。英國設計師目前正在千方百計的尋找可以使得風力發電機更加有效運作的方法途徑。
  新型風力發電機Aerogenerator僅有兩個翼翅(傳統風力發電機有3個翼翅)。兩個翼翅鏈接在中軸上呈V形分佈,且兩端分別安裝有剛性帆。當海風從風力發電機旁吹過,剛性帆捕捉到風力後,帶動翼翅旋轉,並使得翼翅沿中軸螺旋上升,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在通常狀況下,Aerogenerator翼翅每分鐘可以繞中軸旋轉三圈。
  第一款新型風力發電機Aerogenerator將於2013年正式投入運行。
          其他英國風力發電企業同樣期望可以利用這一契機,並紛紛加入到新型風力發電機競爭中。著名風力發電企業Clipper公司已經宣稱,計畫在北海部署巨型風力發電渦輪裝置布裏坦尼亞風力發電渦輪機。該風力發電機的塔高有600英尺( 182.88 米)之巨
       
       
        英國革命性V型風能機電力可達10兆瓦
        作者:世界風力發電網
        時間:2010-07-28
       
        世界風能發電網訊: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工程師設計了一種新穎的風能發電機,其繞軸旋轉的兩張葉片頂點之間的距離接近900英尺(約274.32米),產生的電力高達10兆瓦。在英國能源部長克裏斯·胡尼提出要在英國大力增加風能場建設的打算之後,此款設計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風能(Wind Power)工程公司在開發此款革命性風能發電機的時候,得到了Grimshaw事務所設計師和克蘭菲爾德大學學者的技術支持,同時也獲得奧雅納、勞斯萊斯、英國石油和殼牌等著名公司的鼎力相助。參與設計的技術人員說,他們有望能生產出發電量達到20兆瓦及以上的渦輪機。
          此款風能發電機有兩條‘手臂’,直接從基座伸出,形成一個V字型,‘手臂’的頂端是結實而固定的‘帆’。當風從上方吹過時,這些‘帆’會像空氣翼板一樣舞動,帶動發電機以每分鐘3圈的速度旋轉。首臺新式風能發電機已經指日可待,預計到2013年便可投入商業運營。來源:網易探索
       
        國外風電創新發展很快,我們怎麼辦?值得風電行業和政府部門深思!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xODMzNzI4.html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3Rank: 3

23#
發表於 2011-9-24 12:06: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1# s36629
        葉槳頭——萬向風車的新更改
        在F型萬向風車的視頻中,我們看到,葉槳(為了與1型萬向風車的單層葉片相區別,F型萬向風車的雙層葉片改稱葉槳)是安裝在一個圓盤上的,圓盤起到了支架的作用。視頻播出後,有人一眼就看出,這不像一件正規的風電設備,而像一個模型或玩具……。我真的很佩服這人的眼力,說實在的,這就是智慧,就是能洞察一切,能找出問題和毛病的過人的智慧。是的,用圓盤做支架,這只能是瞎湊合,不僅浪費材料,而且肯定許多功能不能實現,必須更改!
        用了一周的時間,我又設計了一個葉槳頭,葉槳頭的一端裝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裝葉槳。葉槳頭上有三個轉軸,保證葉槳的傾斜度、偏心度、攻角可調。
        有了葉槳頭,就能方便的對葉槳進行調整,從而很方便的使風車達到啟動力矩最大,效率最高……。
        葉槳頭做好後,將從新測試,敬請期待!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3Rank: 3

24#
發表於 2011-10-14 21:59:1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漂亮的萬向風車
        有人說萬向風車像個變形金剛,一會兒這樣,一會兒又那樣,……。其實這並不奇怪,市場上許多正在銷售的產品都在不斷的革新、改進、完善、發展中,所具有的型號更多;萬向風車正處在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有1型、2型、F型……,完全是正常現象。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變形金剛還有個基本形狀——汽車,萬向風車的基本形狀是什麼呢?就是2型升力型萬向風車,其他都應該說是2型升力型萬向風車衍生出來的。
        基本形狀就包含最初的基本宗旨,或稱核心技術,如果離開了這個核心技術,那也就不能稱為萬向風車了。
        所以,這裏申明一下,如果您一不留神理解並應用了萬向風車的核心技術,請您與設計者打聲招呼,也算您的一份支持和尊重,謝謝合作!
        看視頻點擊下麵網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yMTQ5NjA0.html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3Rank: 3

25#
發表於 2011-10-15 08:43:0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加負載,看能力
        俗話說,好騾子好馬拉出來溜溜。這話是說,誰都會誇自己的東西好,這就叫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那麼到底是好是孬?不妨實踐一下比比看。
        今天倒不是把萬向風車跟別人的東西比,而是把萬向風車的幾種型式都加負載(在軸上接小發電機),看看它們各種形狀的能力如何?這裏您可以看到風車啟動後怎樣加速旋轉?還可以看到加負載和不加負載的差別。也可以看到葉片長短、寬窄對輸出功率的影響,以及葉片數量對輸出功率的影響;
        以前說過,萬向風車中存在正回饋,這是個不穩定的系統。雖然提高了轉速,但也帶來了飛車的危險。你可以在試驗中看到風車加速運轉的過程……,不難想像,此時如果不加上適當的負載,風車肯定會像脫韁的野馬,造成飛車損壞。
        看視頻點擊下麵網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yNTk5MzI0.html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3Rank: 3

26#
發表於 2011-10-30 10:50:3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local]1[/local]        開始設計
        昨晚做了一個好夢,夢見在大草原上到處都是萬向風車,兩葉槳、三葉槳、四葉槳、六葉槳、八葉槳……,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一眼望不到邊。心裏正美滋滋的偷著樂呢,轉念一想,這不對頭!這是誰生產的?哪來的?誰設計的?正好一位工人過來,我問他:“這些風車是哪來的?”他說:“進口的,這風車早就有了!”我的心又忽悠一下低落到了極點……。心想:到底還是有人理解了萬向風車的核心技術,設計製造了出來……。急忙走近前一看,我又樂了:這不是萬向風車,而是達裏厄風車……。
        早晨醒來,趕緊拿出紙筆,開始設計。
        先設計風輪軸的輪轂。準備把它設計成像法蘭盤一樣上面有許多孔,這樣的話想裝兩葉槳、三葉槳、四葉槳、六葉槳、八葉槳……,幾個葉槳都可以,只要加裝相應個數的支架橫樑就行了。
        葉槳頭還是按原先的設計。只是葉槳和葉將頭的連接,正在想辦法……。
        設計也不是簡單的事,還要選材料,算強度,考慮安全係數……等等,無疑還需要大量的創造性勞動。不過,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只要有信心、耐心、誠心……。[img][/img][local]2[/local][local]2[/local]
1

查看全部評分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7#
發表於 2011-10-30 21:47: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信心、耐心、誠心……
願努力後能成功~~

舉報

Rank: 3Rank: 3

28#
發表於 2011-10-31 21:52: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7# setlinso
谢谢鼓励!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3Rank: 3

29#
發表於 2011-11-5 00:20: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7# setlinso
V型达里厄风车和V型万向风车的差别
本人在推广介绍万向风车的性能、特点、结构时,为了让人们能更深入的了解万向风车,曾写过不少关于万向风车与其他风车之间有什么差别的文章,例如,万向风车与达里厄风车之间的差别;万向风车与螺旋桨风车之间的差别;风力飞行器和F型万向风车之间的差别,……等等。当时所能知道的风车种类也就这么多,所以也就只能写这么多。后来在网上又看到了一篇新的文章,说:“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新能源企业风力发电公司(Wind Power)、劳斯莱斯、阿普勒公司、英石油、荷兰皇家壳牌等公司一起和克兰菲尔德大学设计师格里姆肖(Grimshaw)近日利用梧桐种子下落时的螺旋运动原理设计出一款新型风力发电机Aerogenerator。  据报道,这款新型发电机翼展长达900英尺(约合274.32 米),翼翅可绕风力发电机中轴旋转,且其旋转过程和梧桐种子下落时所做的旋转运动相类似。该新型风力发电机可利用风力产生10MW的电量。”“新型风力发电机Aerogenerator仅有两个翼翅(传统风力发电机有3个翼翅)。两个翼翅链接在中轴上呈V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安装有刚性帆。当海风从风力发电机旁吹过,刚性帆捕捉到风力后,带动翼翅旋转,并使得翼翅沿中轴螺旋上升,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在通常状况下,Aerogenerator翼翅每分钟可以绕中轴旋转三圈。”发现这篇报道后,本人曾以“国外风电创新发展很快”为题,在网上发过帖子。帖子发出后,有些人不太相信,认为“有点悬”,认为10兆瓦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因当时没看到风车的照片,也就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结构如何?本人还曾怀疑它就跟两叶桨V型万向风车一样……。有人说,这回麻烦了,不知谁抄袭谁?
紧接着就赶紧上网查“Aerogenerator”!互联网真棒,一下子就查到了报道的原文,也查到了风车图片。(见图片)
经分析,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了解了它的结构特点。原来,它与V型万向风车是不一样的,它还应该是属于达里厄风车的范畴。
不过,两者之差仅仅是一点点!把Aerogenerator稍加改变,就成了V型万向风车。而就是这点改变(这或许就是核心技术),可能就使两叶桨V型万向风车的性能高于Aerogenerator……。
你知道怎样改变吗?如果知道,请你在下面的评论中写上“我知道”,并把方法发到我的邮箱里。你将得到特别的奖赏!
如果你能在2012年生产出来,你就为中华民族增了光!你将得到更大的奖赏!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Rank: 3Rank: 3

30#
發表於 2011-11-6 10:05: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bdlhz618 於 2011-11-6 11:29 編輯

答ligo(20111106):
在看了帖子《V型达里厄风车和V型万向风车的差别》之后你评论说:“两叶桨V型万向风车肯定不能自启动”,让你看了风车旋转的视频以后,你又说:“没有看到启动的镜头。”……。这说明你对升力型风车的启动性能非常重视,也许你在实验你的V型立式风车过程中在启动方面有过纠结。没错,达理厄风车的最大缺欠就是不能自启动,由于它的结构特点,使它在没有转速的情况下,风轮即使受到再大的风也产生不了使其旋转的力矩(或者产生的力矩很小,不能使其转动)。然而,万向风车却不同,由于它的结构特点,使它在风力作用下产生旋转力矩是小菜一碟。两叶桨V型万向风车不仅能在空载时启动,即使在带载情况下也能启动。如果嫌启动力矩太小,你还可以通过叶桨头对叶桨进行调节,增大它的启动力矩。所以,能不能自启动,也可以看成是V型达里厄风车和V型万向风车的差别之一。
你所以怀疑两叶桨V型万向风车不能自启动,说明你的思想仍然处在达理厄风车的圈子里,你还没有理解两叶桨V型万向风车的核心技术……。
你又说:“英国的形式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好处,这也就是别人把它设计成那个样子的原因。别人都开发出了那种形式的产品了,难道没有试过你做的形式?别忘了别人是专业搞风车的公司和专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要丰富得多。”
我记得,有人曾说过史蒂夫.乔布斯虽然提出过非常棒,非常聪明的好主意;可也提出过非常臭,非常馊的坏主意。这不奇怪,因为他是人,虽然他很伟大,但他有人的局限性,有思维的局限性;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世界上林林总总都能看个明白,那他就不是人了,或许是神。
英国的形式虽然好处不少,但不能以此就说他试过了所有的形式。技术公开出来之后,看到差别很小,只有一点点;但是,没有公开之前呢,那就是大海捞针,漫无边际……。你说是不是?
附ligo原帖:
你测试过吗,别人的形式不如你的造型?英国的发明特点在于只用两个叶片就可以实现自启动,而你的形式在两个叶片时根本不可能自启动!另外英国的形式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好处,这也就是别人把它设计成那个样子的原因。别人都开发出了那种形式的产品了,难道没有试过你做的形式?别忘了别人是专业搞风车的公司和专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要丰富得多。
淘汰旧技术,采用新发明。造福全人类,世界更文明!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介紹萬向風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4-14 18:34 , Processed in 0.049622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