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1
- 最後登錄
- 2019-9-7
- 在線時間
- 452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62653
- 帖子
- 1257
- 精華
- 0
- UID
- 116524
|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4-17 09:20 編輯
北印度洋季風低壓生成的趨勢或年代際變化之大懸案 ?
1977 年後季風低壓年生成個數急遽地減少,自平均每年生成 14.9±2.2 個減為每年 5.0±2.4 個。
進一步依據季風低壓的強度及生成季節分類後,各季節無論是強度較強的氣旋風暴或較弱的低壓均呈現減少趨勢,
夏、秋兩季尤其明顯:
1977 年之前,夏季的氣旋風暴平均每季生成 0.7±0.8 個,1977 年後減為 0.4±0.8 個;
低壓平均每季生成 4.2±1.4 個,1977 年後不再出現。
而秋季的氣旋風暴於 1977 年後自平均每季生成 1.8±1.0個減為 1.0±0.8 個,
低壓則由每季生成 2.3±1.4 個減為 0.2±0.6 個。
至今仍深遠地影響著台灣的長期氣候!
2005年10月 拉吉曼尼邀請印度國內數位地球科學家,在班加羅爾舉行為期一天的會議。
這是非政府部門首次,也是少有的一次針對該河川連結網計畫環境影響的科學討論。
印度東海岸地表逕流河水,從孟加拉灣北端注入大海,成為十到二十公尺深的低鹽分表面水層,
有助於季風雲層形成,為印度大陸帶來降雨。該次會議與會專家依據現有資料分析得到結論,
河川引流將造成孟加拉灣入水量衰減,從而大大影響季風期雨量多寡、時間長短及降雨分布。
環境科學彷彿是印度階級制度最下層的賤民 ---
新德里尼赫魯大學環境科學學院地質學家 拉吉曼尼(Vedaraman Rajamani)
|
-
3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