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_2025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311#
發表於 2025-6-23 11:28: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6/21 ~ 22 近況.

06/21 週六下午, 採了第二棵生長的瓢瓜.

以及 茄子 跟 糯玉米. ( 兩個女兒都不喜歡 水果玉米, 不喜歡, 覺得甜味太重 ... 兒子比較來者不拒 ).

順便轉知家人.



小女兒首先回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二梯次的 小黃瓜, 幼瓜大概超過十條了. ( 還拼命在冒出來, 未來還大有可期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今年的絲瓜, 相當失敗. ( 別人一棵可以採十幾二十條 ).

採過兩條之後, 確定能夠長大的, 暫時只有兩條.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 比起家附近的某鄰居, 算是領先 ---> 對方的兩棵, 藤蔓六七尺長而已.

-----------------------------------------------------------------

這波的兩棵瓢瓜, 這是最後一粒. ( 06/21 影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06/22 週日....已經採回家了.

以 生長勢 排名, 第一棵瓢瓜 2 + 4 粒, 第二棵 1 + 3 粒. ( 前後兩波 )

累積 十粒. ( 單粒 5 台斤以上 ).

算是近年來, 成績最佳的一次. ( 後面暫時沒有 母花 了 ).

-------------------------------------------------------------

兩種 糯玉米, 另一半 直接簡易挖土, 直接種植種子. ( 沒底肥, 沒什麼追肥, 天生天養 ).

因此, 尺寸不大, 甚至於 迷你....

但是, 有得吃, 就不錯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暫時來說, 剩下 比較有希望的, 只有 兩種茄子, 小黃瓜, 玉米....絲瓜 還未知. ( 因為 生長期 還很久 ).

另外還有 辣椒, 九層塔, 紅菜 跟 蕃薯葉.

大概兩個月之後, 又要開始準備 秋冬 的種類了.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12#
發表於 2025-6-25 18:55:2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6/25 小黃瓜 第二波.

首梯次的 小黃瓜, 算是接近尾聲, 繼續存活的植株, 也沒剩下多少棵. ( 但是還繼續開花與掛果, 數量減少而已 ).

偶爾, 還可以採個兩條三條. ( 冰箱冷藏的, 還有不少 ---> 在家的 大女兒, 雖然是 河童, 可能都已經 吃到怕 了 ).



短茄子, 偶爾兩三條. ( 長的也還有 ).

順便採一些 糯玉米.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二梯次的 小黃瓜, 最先開花的兩根, 大到可以採了. ( 預計 06/26 正式開採, 雖然剛開始只有一兩條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到 06/25 為止, 第二梯次已經套網的幼瓜, 估計超過 30 條 以上了. ( 懶得真正去算, 因為每天都持續增加 ).

也就是....不但可以 吃到怕, 而是...看到就覺得恐怖.

-----------------------------------------------------------------

後記 :

第二梯次 的小黃瓜, 筆者已經非常確定, 生長特性跟 第一梯次 完全不同.

第一梯次的生長特性, 就是 很早就開始出現雌花, 然後一路 一條龍式 的, 生長到八尺九尺, 之後逐漸老化與退化.

第二梯次的特性, 則是....生長到十幾節甚至於超過十五節以上, 才終於開始出現母花.

並且, 會陸續冒出 很多根 的 側枝條.

這種特性的, 種植密度必須要有 一條龍式 空間的至少 3 ~ 4 倍 寬度. ( 一大票的側枝, 會大家互擠跟打架 ).

只是, 種植的時候, 哪會知道.   ( 來不及改變種植位置了, 只能任由它們去拼命擠 ).

反正, 有得吃....就沒差.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13#
發表於 2025-6-28 17:20: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6/28 瓜瓜.

瓜類果實生長到 中期階段 之後, 幾乎像是 吹氣球, 一瞑 大了 好幾號.

個頭夠大又不會開始變老的時間點, 就在那麼 一兩天 的關鍵而已.

今年的瓢瓜, 除了 前兩顆 ( 三斤 與 三斤十二 ) 之外, 其他的, 都是 五斤上. ( 兩棵, 暫時累計 十 粒 ).



06/25 的時候, 準備 06/26 或是 06/27, 再割那條絲瓜. ( 這批的第三條 ).

結果拖到 06/28 .... 哇哩, 好像超過了. ( 種子變大而已, 經驗上, 還不會老掉 ---> 先前的兩條, 更晚才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第二梯次的 小黃瓜, 首次兩條而已. ( 偏短偏黃的, 是第一梯次的末尾 ).

大條的, 目視長度可能 35 公分, 直徑超過 五公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先前曾經嘗試 " 留種 "....到整條變黃之後才採.

當時的記錄是 長度 43 公分, 直徑 六公分.

--------------------------------------------------------

合照. ( 袋子裡面綠色的 --- 某 外甥女 送的 西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除了 另一半 還未知之外, 兒子 排斥 小黃瓜 已經蠻長時間了. ( 以前 大出 的時候, 每天餐桌上都看到, 吃到怕 ).

大女兒 可能也吃怕吃膩了. ( 最近好幾次, 以 瓢瓜 跟 小黃瓜 叫她 二選一, 她都選瓢瓜 ).

接下來, 小黃瓜 馬上就要開始 大出. ( 幼瓜已經累積超過 四五十條 以上 ).

這下子, 可能要 四處送 才有辦法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14#
發表於 2025-7-1 21:01: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7/01 近況.

06/30 下午, 去瞄了一下 芭樂 幼果的狀況.

發現有許多, 都已經有 拇指尾節 左右的直徑, 較小的也有 無名指 的尾節直徑.

嗯, 每個人的手指粗細不同啦, 以 男性 而言, 筆者的手指不算粗 --- 不是長年 做苦力 那種的.

也不是 文弱書生 的那種情況 --- 六分 的竹節鋼筋, 插入 硬土 裡面 50 公分深, 而且高達四五年之後. ( 類似 已經生根 一般了 ).

如果臨時決定 蠻幹, 沒戴 布手套, 直接徒手, 都會設法把鋼筋給 拔出來. ( 偶爾會搞到出現水泡, 破皮或是受傷, 倒是難免 ).

回正題.

發現芭樂幼果, 已經夠大粒, 甚至於大約 半數, 表皮都已經出現 被咬過 / 被叮過 的痕跡.

因此, 07/01 忙完基本與優先的事情之後, 就是先去幫芭樂套袋. ( 內層 泡棉, 外層 薄塑膠袋 ).

因為買來的塑膠袋, 有些已經連續放在簡易工寮, 高達四年五年 ---> 下雨 以及 受潮.

整疊的 薄塑膠袋, 全都 黏緊緊. ( 像是被膠水黏住一般 ).

要打開 單獨一個, 以及捏開 袋口, 可能都要花費二三十秒鐘, 才能 弄開 一個袋子.

因此, 光是先搞出一些 外袋, 就浪費很多時間.

如果問筆者, 那麼難搞, 而且又是 不貴 的東西, 做啥浪費那麼多時間 ?

筆者只能回答 ----

1. 懶得專程開車回家, 換 出門裝, 去遠處的街上買新的, 回家又換 山區裝, 再去菜園.

往返那麼一趟的耗費時間, 筆者說不定可以先套個 50 或是 60 粒.

畢竟, 早一天套起來保護, 就少一些損失. ( 數量多寡倒是其次 ---> 多套一粒是一粒 ).

2. 物盡其用, 雖然很難用, 當成 考驗耐心 就好了.

反正又不是屬於 做大事業, 賺大錢 的那種身份 ---> 時間不算是很珍貴, 認真過日子就好.

所謂的 效率, 也沒有真的必須到 那麼講究.

就算初期是 兩分鐘 套三粒. ( 可能不到, 或許兩分鐘才兩粒, 不重要啦 ).

一小時 90 粒, 三小時 也可以套 270 粒. ( 或是數字改成 60 與 180 ).

況且 ---> 離開山區時, 那些 超級難搞塑膠袋, 筆者 統統帶回家了.

利用晚間, 在家而且沒事的時候, 可以先慢慢分成 單個, 並且先弄開 袋口.

這樣一來, 下一次 的套袋工作, 幾乎就可以像 新塑膠袋 類似的效率跟速度.

講起來, 準備要做 某些事 之前, 把 事前工作 先弄好, 很重要.

臨時找到袋子, 卻發現 超級難用....會浪費許多時間.

-------------------------------------------------------------

後記 :

06/14 去看 芒果, 以及用了 兩次 ( 第一天時間太晚, 加上紙袋數量也不夠 ), 把所有剩餘的果實套袋之後.

經過 16 天, 06/30 又去瞄了一下.

發現...掉落 袋內 的狀況, 似乎很少.

持續還在袋內的 套袋原位置, 而且 感覺有繼續長大 的, 佔比不低.

也就是... " 可能 " 那些果實, 在決定套袋的當時, 尚未被叮. ( 已經被叮的話, 經過 16 天, 應該會爛掉與掉落於袋底 ).

只能 暫時判斷 ---> 愛文 跟 玉文 先不管, 四季芒果, 應該是 確定 可以吃得到.

七月底 ~  八月初, 就會有最終答案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4_2025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7-3 18:30 , Processed in 0.044920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