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3-27
- 最後登錄
- 2014-2-24
- 在線時間
- 699 小時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4504
- 帖子
- 605
- 精華
- 0
- UID
- 6610
 
|
第27章 Life Cycle
大頭目請長假遁入…不是遁入空門,是隱居山林啦,這件事不敢讓大頭目的父母知道,因為他們他們觀念相當傳統保守,生活也相當節儉,以他們保守的觀念,很難接受這種放著高薪的工作不做而跑到深山做些他們認為無意義的事,他們會認為這是不務正業、浪費時間與金錢。
可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有一天大頭目的老媽找不到兒子,詢問之下才發現兒子竟然沒有在認真工作賺錢,反而跑到山林裡浪費生命!大頭目當時因為不想被紅塵俗事打擾,所以手機也沒開,既傷心又擔心的母親找不到大頭目理論,最後另一個兒子--二頭目成了代罪羔羊,被臭罵了一頓,直指二頭目是幫兇。無辜的二頭目被砲火波及,只好透過三頭目的手機,要大頭目投案自首。
雖然大頭目心中早有定見,可是身為子女,有些事情還是不得不做,躊躇了許久,大頭目終於無奈的打電話回去自首。老媽嘮嘮叨叨唸了好久,大頭目則盡可能放低姿態,裝著一副可憐樣,連帶許下好多保證,儘管如此,老媽還是不放心,硬是逼著老爸也唸幾句她才甘願。唉!如果照老媽要求的條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做到老死也還不能退休,雖然大頭目還是可以按照規劃的時間退休。
老媽這一關總算熬過了,可是都一大把年紀了,連休個長假放鬆一下心情都還要被叨唸許久,大頭目心情的鬱悶可想而知,這天晚上晚餐後大頭目就一語不發的獨自坐在曬場上發呆。三頭目由二頭目那兒得知事情的大概,也靜靜的陪著大頭目呆坐,什麼話也沒說。三頭目的舉動讓大頭目感覺很窩心,有時候知心的朋友不需要多做言語的表達,小小的一個動作就可表達出他的心意。
呆坐了好久,大頭目對於老媽的舉動終於比較釋懷,不管是對還是錯,畢竟她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兒子著想。而且有三頭目在一旁力挺,心情也比較好了。為了讓三頭目放心,表示老大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憂鬱症或自閉症,大頭目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三頭目聊起天。
大頭目先嘆了一口氣,說:「實在太厲害了,都已經躲到深山還會被逮到……。」
三頭目沒有答話,只是靜靜的傾聽。大頭目繼續說:「其實平心靜氣想想,我老媽會這麼生氣,反對我過田園生活的夢想,也是因為擔心我將來沒有收入,日子會過的不好,她的出發點也是希望兒子的生活衣食無憂,不要到了晚年還得面臨生活困頓的窘境。只是我也一大把年紀了,早就過了莽撞衝動的年紀,決定事情以前難道不會經過深思熟慮?連想過一下自己想要過的生活都還會受到父母的阻止反對,實在有點……無語。」
三頭目先是沉默了一陣子,然後緩緩的說:「你沒有子女,可能不會有這種感受,其實如果親子之間關係密切,不論年齡多大,在父母的眼中,子女永遠還是小孩,永遠有操不完的心。我是很早就離開家去念軍校了,接下來又是過著軍旅生活,在家的時間很少,跟家人間的關係比較淡,雖然他們還是會關心,可是一直以來都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從來都不會干涉。這種感覺就像牆裡牆外,或許你會很羨慕我可以毫無顧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事實上有時候我也會感到孤獨無助,因為沒有長輩可提供建議與支持。」
大頭目再嘆了一口氣,回答:「你說的是沒錯,有父母關心的人是幸福的,可是如果關心過頭,變成凡事要依照他們所期望的方向去做,那卻變成一種負擔。不同時空背景及成長環境下造就的觀念會有很大的差異,兩代之間的代溝就是如此。硬要不同觀念想法的人依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實在是強人所難,而且當事人最瞭解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也最知道自己的財務與身體狀況,像這種強迫的方式我實在很難接受。我覺得關心的最好方法是依據經驗提點該注意的事項,至於要怎麼做還是應該由當事人自己做決定。」
「你這樣講理論上是沒有錯,但是說是一回事,做卻又是另一回事。父母從小孩出生開始就擔心慣了,到了該慢慢放手時,會產生想要放手卻又不放心的情況。雖然大部分父母都知道過度保護不是好現象,可是過度的放縱也不是好現象,這中間的時機與尺度的拿捏真的很難。」三頭目皺著眉頭說。
「以我們四年級的來講,小時候父母為了生活操勞奔波,幾乎沒什麼閒時間操心小孩的問題,反而還會充分運用童工幫忙家事,甚至幫忙賺錢呢!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小孩,我倒是覺得比較能吃苦耐勞。那像現代很多的父母,實在幫孩子做太多了,我認為現代的父母應該學習磨練孩子,讓孩子漸漸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接下來自然而然就能比較輕易的放手,讓孩子有能力自己選擇道路,做父母的就不用操那麼多心,頂多在旁邊指揮交通就可。」
「既然你們小時候父母沒什麼時間管,怎麼到老了才在管?」
「其實小時候也不是沒人管,只是那時候物質缺乏,生活困苦,比較在意物質方面,只要能開源節流的他們都會管。他們那個年代的觀念,生活過的好不好純粹是指物質方面,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考慮精神的層面。久而久之,到了現在考慮事情也還多偏向物質層面,而且雖然也有些積蓄,生活卻依然很節儉。」
「說的也對,如果連三餐都有問題,誰還有餘力考慮2home該蓋在哪裡?我們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他們生活雖然很節儉,其實想法還不致於食古不化,現在也常常出國去玩,不是那種捨不得花錢的人。不過每個人都有盲點,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說到生活節儉的某些方式實在太離譜,太令人不敢恭維!幾十萬的旅費都捨得花,上個廁所卻連衛生紙都要撕成一半使用,實在有夠誇張!」大頭目邊講邊搖頭。
「咦?有環保概念喔!」三頭目豎起拇指說。
「不然你也『環保』看看?」大頭目鄙夷的問。
「這個……我還是用別的方法環保好了。」三頭目習慣性的抓抓頭說。
「剛才討論的都是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管教的方式,我認為像我現在遇到的困擾應該就與管教的方式無關,畢竟都已經成年這麼久了。我覺得應該是個性與觀念的問題。有些人觀念比較閉塞,有些人則比較能接收新的觀念。有些人比較主觀,有些人則比較客觀。有的人控制愈很強,有的人則能隨遇而安。我老媽就是屬於觀念比較守舊,偏偏又是很主觀的人,才無法接受我這種跟她想法南轅北轍的行為。我老爸就比較開通,會應老媽要求跟著唸我幾句,我想也是迫於無奈吧!前一陣子回去探望他們時,老爸正在跟他的朋友暢談 Life Cycle 的觀念呢!」
「蝦米係烙賽褲?」突然夾雜著英文讓三頭目一時轉不過來。
「你還吃壞肚子咧!是英文 Life Cycle ,字義是生命週期,現在則是拿來當做一種生活經歷,這是一個概念,很難用簡單的詞句來形容。」
「哇!你老爸的觀念很新潮嘛!還能跟朋友暢談這種連我都不知道是蝦米碗糕的觀念?」
「他的觀念是很新潮沒錯,可是以他的年齡想要實踐是比較困難,大概只能自我YY一下吧!阿你到底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你自己現在都已經在實踐這種觀念了。」
「喔?是嗎?那你能不能再解釋清楚一點?」三頭目很訝異的問。
大頭目先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然後說:「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越來越便捷,訊息的獲得越來越迅速與多元,人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延長,現代人一生所經歷的、所學習到的將會比以前的人多好幾倍。既然如此,與其一輩子都從事同一種工作,過同一種生活模式,倒不如將這一輩子的時間切割成幾段,當感到自己從事的行業已經做到沒什麼新的發展可再經歷時,跳脫出來再投身到另一個新的領域,重新經歷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如此循環,這一生豈不是過得比較多采多姿?同樣是一輩子的時間,用這種方法就相當於活過好幾遍,這不是很伐算嗎?」
「咦?果然我已經在實踐這種觀念了!我現在已經跳脫出軍旅生活,也開始學習木工及農業知識,照我現在的年齡來看,至少還能經歷兩段不同的人生經驗吧?哈哈!老大您就委屈一點,勉強再過一段也就差不多了。難怪你說伯父只能自我YY一下,原來知道得太晚了。可是真的有那麼誇張,會比以前的人多好幾倍?就算現在的平均年齡八十歲,以前的平均年齡五十歲,扣掉未成年的階段,也只多出一倍的時間啊?」
「你計算的只是壽命延長的部份,別忘了科技進步所造成的效應。舉個例子,我們現在躲在山中練習種植,遇到問題時只要上網搜尋,即可得到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如果沒有這些科技的幫助,那得浪費多少時間才能解決問題?唉,也是因為訊息的交流太方便了,雖然已經躲到山中,還是馬上就被老媽逮到。
記得電視曾經播放過一個介紹蒙古風光的節目,主人為了讓採訪的記者能實地體驗慶典的盛況,臨時決定第三天舉辦一個賽馬會。果然到了第三天散居在各處的游牧民族都聚集過來,有些還是從百里之外趕過來的呢!記者很好奇,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通知這些居無定所且路途遙遠的人來參加聚會,得耗費多少人去通知?而且又如何知道誰現在在哪裡?當記者提出這個問題時,主人什麼話也沒講,只從口袋掏出手機給記者看。想想看,如果沒有運用科技,游牧民族得浪費多少時間人力才辦得成臨時聚會?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都是拜科技之賜。
剛剛講的是由於科技的幫助,讓知識的取得與訊息的交流能更為迅速。你有沒有想到過,同樣的時間內更快的速度代表能做更多的事?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又多出了一些時間?
此外,每種行業都會有一些枯燥而又不得不做的事,如果這些枯燥的事情有機器代勞,我們是不是又有多餘的時間可做別的事情了?再就交通來探討,也不用跟多久以前做比較,就講高鐵通車以前,台北到高雄比較快速方便的方法除了搭飛機以外,就是自己開車,那也得花四個鐘頭,現在搭高鐵只要兩個鐘頭,而且這兩個鐘頭還能同時做別的事情呢!
如果你再把這些林林總總因科技發展替我們節省下來的時間都換算進去,是不是能比以前的人多出好幾倍可有效運用的時間?」
三頭目聽得頻頻點頭,回答:「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以前的人的確浪費太多的時間了!」
「對呀!玄奘取經一趟下來不知花了多少時間?如果用現代的交通工具同樣路線走一趟應該用不了多久吧!甚至很多前人窮其一生所致力的工作,現代根本可以完全用機器取代。不過所謂的 Life Cycle 並不僅僅只是指職業或者工作,還包括一些精神方面的例如親情友情甚至生活感悟,這些就無法利用科技輔助了。
科技的發展雖然也有一些壞處,但是整體而言是利多於弊。科技縮短了距離,縮短了時間,減少等待的時間,相對的等於延長了壽命。雖然我們崇尚自然,但是也不應排斥科技,應該做的是盡量減少科技所帶來的破壞。」
眼看著大頭目漸漸恢復本性,開始滔滔不絕口沫橫飛的瞎掰胡扯,似乎已經忘卻不愉快的事情,三頭目終於放下心來,禁不住又開始打哈欠。大頭目發現聽眾已經心不在焉,貌似頻頻點頭其實是在打瞌睡,只好停止長篇大論,草草收場。
後記︰
大頭目的老媽對於大頭目的不努力賺錢一直耿耿於懷,後來發現周遭的親朋好友都認為大頭目的做法很不錯,有些還很羨慕,甚至也有不少人有相同念頭,只是還沒有能力付諸行動!這才開始懷疑她的觀念是否落伍了。可是至今依舊拒絕上山來玩,雖然她也喜歡養花蒔草。這面子問題……唉!
前幾天她還問大頭目有沒有種絲瓜,要求大頭目種一些絲瓜,因為她想要幾條菜瓜布。大頭目趕緊翻找出絲瓜種子開始育苗,就不知道現在才開始種,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交貨。 |
-
2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