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3-27
- 最後登錄
- 2014-2-24
- 在線時間
- 699 小時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4504
- 帖子
- 605
- 精華
- 0
- UID
- 6610
 
|
第31章 出征
慕投山莊由於十一月份有兩個人全職在趕工,開墾速度比較快,接近月底時A1到A4區的雜草都已經清理完畢,A1、A2兩區也已經種了不少東西,終於有比較空閒的時間了。
三頭目有個朋友在雲林褒忠鄉種花生,這天準備要收花生可是人手不足,打電話向三頭目求救。既然我們有空閒當然就義不容辭,順便藉機出去透透氣,也可感受一下不同的農村狀況,於是兩位頭目就趕在中午以前殺到三頭目的朋友家。為什麼要在中午以前趕到呢?呵呵,當然是順便讓人家請吃個午餐呀!你看看我們多會替別人著想,為了不讓三頭目的朋友覺得不好意思,還特別提早到達,讓他們請吃飯,真是用心良苦啊!
飯後閒聊時才知道,原來並不是要幫忙採收花生,是幫忙將採收完曬乾的花生裝袋以便出售,至於採收花生都有專門的採收機可租用,根本不需要人手幫忙。我們這兩個菜鳥農夫的思想還停留在石器時代,還以為雙手萬能,準備用人工採收呢!要是真的像我們一樣都靠人力耕種,還真的會累死跟餓死。
在三頭目朋友家附近,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在曬花生,大頭目因此請教三頭目的朋友這裡是不是專門種植花生,不然怎麼每戶都有花生可曬?得到的答案竟然是:雖然附近種植花生的農戶不少,可是門口有曬花生的就不是花生種植戶!
非常不可思議的答案,一點都不合邏輯,在大頭目的追問下,三頭目的朋友才詳細道出其中緣由:
按照常理來講,業主土地上的作物,不管採收與否,都是屬於業主所有,除非經過業主同意,否則其他的人不得任意取走。可是雲林縣民風剽悍,才不管你同不同意,只要採收機採收過的地方,就自動認定業主已經採收完畢,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撿拾剩餘價值。所以每當採收花生時,就有一堆跟業主不相干的人,人手一個布袋,緊跟在採收機後面,漏採的馬上就被人撿走。據說光這樣跟在採收機後面撿,花生價格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撿到價值一兩千元以上的花生。撿拾回去的花生份量通常不會太多,就擺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曝曬,而種植花生的業主因為份量很多,大部分都就地在田間的水泥路面上曝曬。對於這種長久以來已經成型的惡習,花生種植戶也是莫可奈何,相較之下這些撿拾花生的人畢竟大多是屬於窮困人家,而且……對方人多勢眾,還是盡量不要招惹眾怒。根據三頭目的朋友估計,如果沒有這些人撿拾,採收完自己再隨便過濾一次的話,至少可以多收個一兩萬元。
三頭目朋友家的農地為了防止地力枯竭,是採用稻米與花生輪作的方式,每年就種一期稻米跟一期花生,現在花生採收了,田裡就灑些綠肥種子,等到來年春天再種水稻。由於三頭目朋友家只剩兩老及三頭目的朋友,其他的人都到都市發展,甚至連三頭目的朋友也是這幾年才從都市回鄉,而且早上還要到市場擺攤賣豬肉,所以大頭目順便請教關於鄉村人口外流及老年化的問題,如何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還能維持農地的正常耕種?原來現在只要不種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不管做哪個步驟幾乎都有相應的機器代勞,當然不可能每種機器都買,可是可以用租的,如果機器不會操作,甚至可以連人帶機器一起代工,所以幾乎不需要多少人手,只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些什麼事,到時候打個電話聯繫請人代工就行了。
吃飽飯休息片刻後,大家就往農地出發。由於聽過三頭目朋友的解說,大頭目特別注意了一下,果然發現這邊的田間小路很多都是舖設水泥路面,有不少路面上都有在曬花生。到了目的地才剛下車,就一陣風沙迎面撲來,吹得大頭目幾乎睜不開眼睛!站在田間水泥路上,放眼望去四周幾乎看不到一棵樹,烈日當空毫無遮蔭之處,而且感覺空氣品質不是很好,還不時吹起一陣陣風沙。難怪在「居住適合度」的民意調查裡,雲林縣在中部地區吊車尾,全台也只比基隆市好,與台北市相當。我想如果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不用多久皮膚一定會變得粗糙不堪。不過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當然這裡的婦女同胞們下田工作時都做足了防護措施,所謂的村婦其實並非如想像中般皮膚黝黑粗糙,如果真要打扮起來,絲毫不輸都市裡的名媛淑女呢!就只有大頭目這種都市來的飼料雞會不作任何防護,存心想把蒼白的皮膚染上健康的色彩。
才剛想著,迎面就過來一位全身包得密不通風,臉上塗著八家將臉譜的人,腳踩七星步,手上拿著……咦?不是羽扇而是畚箕?八家將陣頭怎麼練到這裡來了?原來竟是三頭目朋友的母親,除了全身包得密不通風之外,臉上還戴個面具以防止地面上的反光把臉烤焦!這招還真不賴,只是要嘛你就挑個白雪公主,再差也挑個壞皇后,為什麼別的不選偏偏挑個八家將的面具?如果半夜不小心遇到可會嚇出心臟病的!
由於當天大頭目打算直接回台北,為了怕把衣服弄髒,三頭目還特地帶了一件木工用的圍裙給大頭目工作時穿,可是因為工作的內容是將地上的花生撥到畚箕裡,再倒入布袋裡,經常性的要蹲下起立,穿著圍裙反而礙手礙腳,而且現場就只有大頭目穿著這樣可笑的打扮,才做沒多久大頭目就乾脆把圍裙撤了,衣服弄髒就弄髒吧,誰規定搭高鐵就必須衣著整潔亮麗?
中場休息的時候,大頭目才發現現場的人手多了一倍,原來是附近農田的人也過來幫忙了!當大頭目正在感嘆還是鄉下比較有人情味時,三頭目的朋友竟然潑冷水:「別傻了,現在誰還跟你講人情味?現在大多數的人行事都嘛是本著『沒有好處的事情最好少幹,吃虧的事情最好別幹。』的信條,平常需要人手時也沒見到他們幫忙。他們會過來幫忙是想搭順風車,看看他們的花生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原來三頭目朋友的父親是當地的有力人士,人面比較廣而且種的花生數量多品質也較好,所以每次收花生時大盤商都會派專車過來收購,價格也會比一般的行情高。既然有專車過來收購,附近鄰居當然希望能順便連他們的一起收購,雖然品質較差,價錢比不上人家,也總比擺在家裡喂老鼠來得好。想請託人家幫忙,首先當然得先表示一下誠意囉!
大頭目的心情很複雜,不知道該同情農民的處境還是要譴責這些農民的短視?很少思考產品通路的問題,也忽視不同時期農產品價格的落差,每當聽到某種農產品價格看俏,大家就一窩蜂搶種,也不管這種作物自己會不會種,種出來的品質如何,反正先種下去再說。難道真的會『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嗎?種植期間的天災風險全由自己承擔,如果老天保佑豐收了,可是因為一窩蜂搶種的結果,價格也崩盤了!如果老天爺不保佑,碰到個天災,雖然農產品價格會很好,可是也沒有多少收成可賣了,每次都跌得鼻青眼腫卻還不會記取教訓。還是當大盤商比較好,掌握著通路的優勢,不管價格如何變化總是有錢可賺,而且又不需仰人鼻息,反而農民要看他們臉色。
大頭目是業餘的菜鳥農夫,其實是沒資格對於這塊領域說三道四,可是很多法則在不同領域還是適用,股票市場不是說當菜籃族都在討論股票時就是該退出的時候了?雖然跟著大家一窩蜂作同樣的事時,其實已經無利可圖,可是長久以來人們還是改變不了這種跟風惡習。大頭目喜歡大自然,可是假日卻寧可躲在家裡睡覺,因為假日各個風景區都擠滿人潮,再美的風景也會被不時閃動的人影破壞殆盡,沿路的車陣更是會將遊興降到最低潮。
以大頭目的觀點來看,現在台灣的農民想要脫離困境,比較好的方法是朝專業化與精緻化的方向走,並且逐步漸進的建立起自己的通路,而不是看到什麼東西價格好就種什麼東西。很高興壞爸門主能夠帶領一群同樣理念的有志之士朝這個方向前進,也期許這個模式能夠起到示範作用,讓其他農民能針對自己專長項目精益求精,進而提昇台灣農產品的評價。當然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架構並非一蹴可及,這中間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大頭目相信再怎麼艱辛的旅途,只要旅者一步一腳印的一路向前行,也總歸有走完的那一天,而那一天就是坐看雲起時。
發完呆緊接著就開始下半場工作,由於人手充足,工作很快的就完成。完工時大頭目也已經全身灰頭土臉了,不過因為有經過將近個把月的鍛鍊,這點工作量倒是不覺得累,而且下半場因為人手較多,大頭目還是有給他摸幾回魚的啦!回到三頭目朋友家稍作梳洗後,兩位頭目就揮別眾人打道回府,臨走時理所當然的順便A了半袋的黑金剛花生回去。
後記:
三頭目朋友家種的花生有兩種,我們就只拿黑金剛花生回去。三頭目特地挑了一些較大的出來打算留作種子自己種,可是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了還躺在罐子裡,就不知什麼時候種比較適合?
大頭目帶回台北的部份,當天晚上就下鍋了,可是蒸煮了好幾個鐘頭,吃起來還是硬硬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已經曬乾的關係?正確方法該如何處理?還希望站上有經驗的指導一下。 |
-
3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