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3-27
- 最後登錄
- 2014-2-24
- 在線時間
- 699 小時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4504
- 帖子
- 605
- 精華
- 0
- UID
- 6610
 
|
本文章最後由 yglee 於 2010-8-11 19:34 編輯
第37章 採咖啡
元旦過後大頭目第一次上山,終於有機會體驗採收咖啡的樂趣了。當天晚上三頭目與咖啡莊園的陳老莊主聯繫,確定目前正在採收咖啡,並歡迎我們前去實習,於是約好第二天早上在咖啡莊園碰面,屆時再由陳老莊主帶領我們前往咖啡園。
第二天早上,迫不及待的兩位頭目比約定的時間提早半個小時到達咖啡莊園,本來以為應該有人在家,結果竟然連半個人影都沒有,只好先在附近逛逛。
上回是晚上上來的,只覺得遠眺水里的夜景與星空互相輝映很漂亮,沒想到這邊早上的感覺也很舒適,簡直是夢幻中的桃花源。湛藍的天空下,金黃色的冬陽撒落在乾淨的馬路上,旁邊的炮仗花與前方的梅花在陽光的加持下更顯得生氣盎然,沒有宣嚷的人聲與煩人的車聲,寧靜中偶爾幾聲雞啼鳥鳴提醒著這是真實的世界而不是身在畫中。
沿著馬路往前行,轉個彎突然發現置身於一片梅花林間,檳榔樹、梅花與非洲鳳仙花高低錯落有致,其間穿雜著幾塊山石,自然而不做作,陽光隨著微風在葉梢花瓣間舞動著精靈之舞,好一個人間仙境的畫面。大頭目感嘆之餘,不禁搥胸頓足,如果同行的不是三大五粗的三頭目而是漂亮的美眉那該多好!在如此詩情畫意的氛圍下,即便是冰山美人也會化為繞指柔,然後就可以……嘿嘿嘿!唉∼算了,別做白日夢了,說起來真的是讓聞著傷心,見者流淚,大歎歹命啊!三頭目偶爾還會有美眉陪伴,唯獨大頭目每次都是孤家寡人上山,孤伶伶的回去。
附近繞了一圈回到咖啡莊園,還是沒看到主人回來,剛好前兩天採收的咖啡擺放在院子裡曝曬,大頭目趕緊仔細端詳一番,順便拍幾張照片。過沒多久陳老莊主夫婦終於回來了,原來這天中午有客人預約用餐,陳老莊主除了例行載小朋友上學之外,還載陳老夫人去買菜,時間稍微拖延了些。靠近山區的小學通常都會有一些學生住在離學校較遠的山區,為了減少這些學生奔波之苦,學校通常會準備小型的校車載運這些學生。陳老莊主除了忙山上的工作,還擔任山下小學的校車司機,每天早晚都得載小學生上下課,由於這些學生分散在各處,一趟下來也得耗去不少時間,上回夜間拜訪,陳老莊主也是忙到晚上快八點才回來。
陳老夫人提著菜鑽進廚房,陳老莊主則讓我們著好裝上他的車,準備載我們去園子。車門才剛打開,突然就竄進一條臘腸狗,別小瞧牠腿短,動作可真俐落,原來是陳家養的。聽陳老莊主說這條臘腸狗特別喜歡跟去園子,狗的感覺真的很靈敏,也不知道牠是怎麼分辨的,每次要去園子牠都知道,不給跟還會生氣耍賴呢!
到了園子車門一開,颼的一聲,這條臘腸狗又不見了!這個咖啡園位於面北稍微偏東的陡坡上,一層層的疊石架構出十幾條小平台,好像放大的梯田一樣,咖啡樹就種在這些小平台上。真是搞不懂,我們都得找落腳的地方慢慢爬下去,短腿的臘腸狗如何能在這麼陡峭的山坡上來去如風?
當我們到園子的時候,陳家二公子已經在這邊摘超過兩個小時了,經他簡單說明後,我們就各自揹個裝咖啡豆的籃子開始工作。他們這裡的咖啡樹齡大約八九年左右,陳家二公子說雖然目前還結實累累,可是也差不多該準備下一梯次的樹苗了,以免遇到青黃不接的狀況。他們有兩處咖啡園,聽說另一處園子自己冒出的咖啡苗比較多,都已經集中在一起培育管理,再過一兩年就可以慢慢汰換。
咖啡的果實成熟的過程是由綠色慢慢變成鮮紅色,然後顏色再慢慢加深呈暗紅色,一條樹枝上各種階段的果實都有,就只有接近暗紅色的果實才較適合加工成咖啡豆。別看一條樹枝長得滿滿的果實,其實適合摘採的比率不到十分之一,必須一顆一顆慢慢挑著摘,無法借助機器採收,而且大約半個月就需要摘一輪,真的是很費人力的工作。由於他們這兩年開始不噴藥了,壞豆的比率提高不少,一路摘下來,丟到地上的比放到籃子裡的還多,看得還有點心疼呢!
聽陳老莊主說為了提高咖啡豆的價值,這種損耗是必然的,比較讓他們痛恨的是猴子,如果只是想摘些咖啡果實食用,讓牠們摘一些也無所謂,偏偏這些猴群專搞破壞,也沒吃幾顆,卻將整個枝條都折下來扔在地上,只要被猴群蹂躪過,基本上那個區域當年就休想會有收成。可是這些猴子是列入保育類動物,又不能對牠們怎麼樣,只能用消極的方式驅趕,問題是誰有時間隨時守著園子?陳老莊主不懂為什麼猴子都已經多到快氾濫成災,還會被列入保育類動物?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採收完畢,收拾好東西後陳老莊主一聲呼哨,臘腸狗馬上又出現,不用吩咐自己就乖乖的上車。回程路上,車子裡一直瀰漫著濃濃的臭味,陳老莊主逼不得已只好開窗透氣,據他推測,這條臘腸狗不曉得跑去那兒玩死蛇或死老鼠,前一天才剛洗過澡,馬上就又玩得全身臭烘烘的。
一回到咖啡莊園,臘腸狗立即被陳老莊主拎去沖澡,我們則幫忙陳二公子做咖啡的後續處理。摘回來的咖啡果實必須先將果肉與種子分離,他們有買一台專門去除果肉的機器,果實從上方放入,果肉跟種子就分別從下方兩個出口分離出來,是很快速方便,當然還是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分離,剩下的就用手工慢慢挑了,除了挑除果肉以外還得把變黑的種子剔除。然後就是把去除果肉的種子拿到外面曝曬,當天的工作就到此為止。聽陳二公子說咖啡種子需要連續曝曬幾天,等所有的種子都曬乾以後,再送去工廠像碾米一樣將種子外面的硬殼去除掉,裡面的種仁才是生咖啡豆,生豆可先用麻布袋暫時儲存,等需要時再分批烘培。
如果像我們這種業餘種好玩的,沒有機器該怎麼辦呢?聽三頭目說他有個朋友也是種得不多,採收的果實就先用手工去除果肉曬乾後儲存,如果有朋友過來,就抓一把帶殼的咖啡豆出來,請朋友『剝花生殼』,剝好的咖啡豆就當場用鐵絲網裝著在酒精燈上面慢慢烤,或是拿到廚房用小火在鍋子裡炒,等烘培好立即現磨現煮,這種方式也是很有趣的玩法。
聽陳二公子說分離出來的果肉沒什麼用處,他們都直接丟棄。大頭目有品嚐過咖啡的果肉,甜甜的感覺還不錯,雖然每顆的果肉都只有薄薄一層,不適合當水果直接啃,但是看到堆得像小山一樣的果肉要被丟棄,大頭目心裡浮現幾個想法。曾經聽過清燉咖啡雞是使用新鮮咖啡果實,如果改用較多量的咖啡果肉不知道效果如何?改天如果自家的咖啡有收成應該來試試看。如果果肉不適合燉雞湯,不知道能不能拿來釀酒?就像釀百果酒一樣。再不濟應該也可以做堆肥吧?這一大堆果肉被直接丟棄大頭目覺得有點可惜。
在挑除果肉及剔除壞豆時,陳二公子還告訴我們咖啡豆還分公的跟母的,大部分的種子都是半橢圓形是母的,少數橢圓形的就是所謂公的。據說有人特別將公的跟母的分開做比較,據稱公的比較好喝!根據大頭目的觀察,一顆咖啡果實正常應該結有兩粒種子,這兩粒種子互相擠壓的結果就形成半橢圓形的種子,就是陳二公子所說的母的,如果一顆果實只結了一粒種子,因為沒有互相擠壓的效果,種子就變成橢圓形的,也就是公的。公的咖啡豆會比較好喝大概是因為養分比較集中的關係吧?
在分離果肉與種子的時候,陳家小姐正忙著招呼觀光客沒時間理我們,等到她抽空過來時,機器分離的階段已經結束,她只好與陳二公子溝通,要求陳二公子下回使用機器時不要加水,以免種子上面的果膠流失掉。其實使用機器分離果肉時,如果在入料口邊加料邊加水,分離的速度及效果都會比較好,可是為了盡量提高咖啡豆的品質,陳家小姐寧可多花時間人力在處理過程,由此小事可看出陳家小姐在提高咖啡豆的品質方面精益求精的心態,她在這方面的努力真是值得敬佩。雖然大頭目搞不懂種子表面保留果膠真的會比較好嗎?種子的外殼將來還不是得碾掉?果膠有辦法在曝曬過程中滲進果仁嗎?
陳家除了努力拼經濟以外也拼觀光,招待觀光客參觀附近景點並品嚐咖啡,同時還有供餐,不過供餐必須預約,而且五人以上才受理,每人費用300元,也就是用餐消費下限為1500元。這天本來有一群五個人要來參觀,結果只來了三位,按照約定客人還是得付1500元。托客人的福,兩位頭目當然就義不容辭的頂替缺額,吃免費的霸王餐了!陳家提供的餐是辦桌,由陳老夫人掌廚煮了一桌滿滿的菜色,據說是道地的地方口味。其實這一桌的價值不只1500元,當然也不是給客人單獨享用,主人與客人一起同桌用餐,主人還提供自家浸泡的橄欖酒以饗客人。客人一男兩女年齡都在六七十歲以上,對於這桌具有地方口味的菜色讚不絕口,其中男客人很風趣健談,台灣諺語琅琅上口,惹得全桌笑聲連連,可謂賓主盡歡。客人拼命的講,兩位頭目則是埋頭拼命的吃喝,難得有這麼好吃又免費的酒席可享用,當然不能浪費囉!主人與客人聊到最後竟然發現以前都曾經跟某個人很熟,搞不好當年還碰過幾次面呢!
飯後陳家小姐又開始煮咖啡招待客人,當然也包括兩位頭目在內。由於上次大頭目的表情似乎對他們的咖啡不是很滿意,陳家小姐特別跟大頭目說這次烘培的方式有稍作調整,請大頭目再次品嚐看看。大頭目仔細品嚐,果然比上次更好喝,口感韻味都有進步,甚至還有不同的餘韻。那位男客人也很喜歡喝咖啡,喝完後也請陳家小姐幫他挑幾斤好一點的咖啡豆。咦?怎麼算斤的呢?都已經包裝好了又怎麼挑?原來這位客人要買的是生豆,準備帶回去自己烘培。生豆就像碾過的米一樣,也會有破碎的及有瑕疵的,只見陳家小姐拿出挑咖啡豆專用的篩子,先把破碎的篩掉,然後再一顆一顆慢慢挑。聽陳家小姐說參加比賽時就是要這樣慢慢挑,太多的銀皮也要去掉,這樣烘培出來的豆子品相才會漂亮。平常只知道喝咖啡,不曉得製作烘培咖啡竟然還有這麼多學問講究,可見這位老先生已經喝咖啡喝成精了。
就在陳家小姐挑選咖啡豆時,因為需要比較久的時間,這位老先生又問陳老莊主有沒有山蕉?得到肯定的答案後,陳老莊主就帶著客人去香蕉園挑選山蕉,我們則繼續看陳家小姐挑選咖啡豆,順便學習如何分辨生咖啡豆的好壞。陳家其實應該算是所謂『做山』的,除了咖啡莊園以外,經營的內容還有很多,也就是多角化經營。除了賣咖啡以外,還販賣一些農產加工品如蜜餞、餅乾、酵素等,另外還有在賣樹苗、成樹、山蕉、果樹、茶葉等。聽說前一陣子園子裡的幾十株櫻花成樹一口氣被園藝公司買個精光,價錢還不錯呢!看挑選咖啡豆看一陣子後,大頭目就跑去瀏覽架子上的商品,發現其中有一項還蠻有創意的,是用特殊造型的瓶子,將一支綻放的梅花枝泡在……呃…保存液裡面,賣酒需要執照,他們不賣酒只賣梅花藝術品啦!這瓶梅花枝可以拿來當擺設,燈光打在瓶子上很漂亮,又可以隨時賞梅,需要的時候保存液又可以拿來喝,可說是一舉數得,是蠻不錯的商品,只是不知道裡面的梅花能保存多久。
客人從香蕉園回來以後,又要求提供適合賞梅的地點,剛好牛轀轆山的三角點前面就有一片很漂亮的梅園,陳老莊主又帶著他們過去賞梅。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兩位頭目就拜別陳家,感謝他們一家人熱忱的招待,然後也跟過去梅園賞梅,拍幾張照片後就回山莊了。
後記:
本來打算過完年再去咖啡莊園挖一些咖啡苗回來種,可是卻一直無法成行,眼看著適合種植的季節早已過去,到現在還不曾再度光臨咖啡莊園。
喜歡咖啡、想瞭解咖啡的可自行與陳小姐聯絡,咖啡採收期好像是每年九月到次年元月,建議想去參觀的最好是選在元旦前後,因為剛好是梅花盛開的時候,可順便賞梅。
Tel:049-2774297 陳佳瀅小姐
E-mail:wffatw@yahoo.com.tw |
-
2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