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2-2
- 最後登錄
- 2022-7-12
- 在線時間
- 102 小時
- 閱讀權限
- 50
- 積分
- 1452
- 帖子
- 67
- 精華
- 0
- UID
- 107704
|
smhu 發表於 2014-12-28 23:35
這個跟中國的巴參(花旗參)意境有點相似,說它是扶起不扶落,反正相信就好...
我一直很不懂的是提供植 ...
我說的酵素跟蔡教授的菌液訴求完全不同,況且蔡教授的產品有些農民的反應不錯,所以一定有他獨到的效果。就像你講的,製備過程耗費的精神物力,算起來比買肥料還要貴,但是一來他強調的不是肥料效果,而是菌來幫助提升產量及抗病力,二來農民普遍覺得買做好的一定比較貴,自己花的時間功夫都不用算錢的,所以自己做的人一定會比買的多。
正常的有機 and 自然農法的農作物,植物光反應的能量就足夠把體內的氮代謝掉,還有餘裕提供給暗反應合成碳水化合物,不太需要提供額外的有機質(有機酸)。
慣行農法則剛好相反,光反應的能量幾乎都拿去還原亞硝酸,碳水化合物的產出就不足了,於是作物徒長、轉色不佳、不開花、還有毛病就來了,除非農民能接受這些現象,不然就是要想辦法解決。
所以用酵素(嚴格來說應該是發酵的有機酸)來補充暗反應那一塊的不足,對於慣行栽培的農作物用有它的效果。但是對有機 and 自然農法,酵素只會讓碳氮比變得更高,農作物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吸收足夠的氮以平衡過量的碳源,除了生長速度更慢,也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
換個方式來形容好了,
三餐七分飽的人就像是不過量施有機肥的有機農法 => 碳氮平衡,作物會健康自然生長
三餐五分飽的人就像是甚麼都不做的自然農法 => 碳氮比稍高,作物還是健康,生長稍微慢一點
三餐十一分飽的人就像是慣行農法 => 碳氮比低,徒長、莖幹軟弱易倒伏、開花不順。以葉菜類來說產量會提升沒錯但是品質會下降,果樹不必說了,沒開花就是減產。
|
-
4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