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41#
發表於 2019-12-5 16:38:3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hongjen 發表於 2019-12-5 16:32
RX4還是很勇健的喔!!

還好啦, 除了一些內裝 ( 天窗隔板 ) 因為老舊, 間隙與震動產生的雜音, 其他該具有的功能還很正常.

預計過幾天, 還會再去一趟這個山區.... 也希望在 2020跨年 之前, 能夠再去一趟合歡山. ( 雖然統統都去過無數趟, 偶爾還是會想要再去山區走走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2#
發表於 2019-12-6 16:20: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19-12-5 16:38
還好啦, 除了一些內裝 ( 天窗隔板 ) 因為老舊, 間隙與震動產生的雜音, 其他該具有的功能還很正常.

預計 ...

截至目前經過幾次與大大對話,才約略對於大大的活動中心有稍微的了解。假如我這樣說———種菜與登高是大大的重心。不曉得這樣說對嗎?
其實光這兩項的分享給網上。這樣就會有很多的回憶。(避免將來自己忘了做了甚麼事 )有時候用說的可能很難形容,照片有時候是個很好的媒介。否則要想像————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就有點矇矇矓矓。
種菜其實也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甚麼季節種甚麼菜。怎麼處理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其實在分享之際,大家就會收
1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3#
發表於 2019-12-6 16:49:1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9-12-6 16:20
截至目前經過幾次與大大對話,才約略對於大大的活動中心有稍微的了解。假如我這樣說———種菜與登高是大 ...

所謂的中心, 那些其實都不算 ---> 什麼樣的空檔 ( 預定出門的時間長短 ), 什麼樣的時空狀況 ( 當下的心境, 甚至於包括氣候條件 ), 再決定做什麼樣的事. ( 例如, 想去哪兒或是能夠跑得多高多遠 ).

真的的中心, 應該還是在子女與家人身上吧.

郊山/中級山/高山.... 雖然都登過一些, 不過, 卻從來不曾把 " 完登多少岳 " 當成生活中努力的目標. ( 許多高山/中級山/郊山都重覆登過許多次, 光是雪山主峰的山頂, 就曾經 " 經過 " 了三趟, 合歡山主峰, 應該不下十次吧, 合歡東峰大概七或八次, 合歡北峰兩次, 石門山就不用算幾次了 ).....如果是為了 " 累積山頭數字 " 的人, 是不會浪費時間與空檔, 去重覆爬某座山的.

合歡西峰..... 老實講, 沒去過, 因為, 除非為了所謂 " 百岳 " 的這種東西 ( 用於炫耀的表面數字 ), 真的想不到有 " 需要去 " 的任何理由. ( 筆者著重的是 視角/視野 這部份, 合歡 主東北 三座, 算是列為自己的前三名, 這是說在 合歡群峰 裡面的山頭而言 ).

偶爾會上山, 其實沒為別的, 純粹就只是想到山區瞧一瞧而已. ( 當然啦, 能夠順便拍到一些紀念影像更好, 呵.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4#
發表於 2019-12-6 17:55: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19-12-6 18:58 編輯

奈它不何的木瓜

這是最近幾天的事.

從停車位置往返菜園, 在接近菜園位置之前, 不巧又看到陡坡底下, 生長在山溝旁邊的木瓜, 有一粒似乎有些快要變黃的跡象.

因此, 想要採它的種子, 用來育苗, 因為應該可以相當確定, 它是屬於比較古早的品種, 而非近年來市面上那些 培育/選育/基改  的種類. ( 這一類的, 雖然很矮就會結出大量果實, 但是壽命都很短, 頂多一年兩年 ).

幾年來, 偶爾看它掛著許多果實, 沒特別想要去採 ( 太高, 生長位置關係, 估計超過 12 米, 實在沒那本事 ), 然後某天再看, 果實又全部消失不見了.

這一次, 不管說怎樣, 也得想辦法採到它的種子, 否則萬一它哪天倒了斷了或是不再結果了, 要再找到這種, 可能也不是很容易.

於是, 下了陡坡走到樹的附近, 天啊.... 那麼高, 實在拿它沒皮條, 底下被 姑婆芋 擋住一小段, 還沒拍完整哩


除了看起來有些變黃跡象的那一顆, 後面還有兩顆體型更大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這次, 只能先 仰望...還是只能暫時放棄, 算了, 等過個兩三天, 先弄好撈網跟 " 長度十米左右 " 的竹竿, 再研究好了.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5#
發表於 2019-12-6 18:58: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19-12-6 17:55
奈它不何的木瓜

這是最近幾天的事.

古早種比較耐病害

新品種要耐病 就要小鳥牌的

超會生 耐病 又大粒無子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6#
發表於 2019-12-6 20:57:0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Zefram 發表於 2019-12-6 18:58
古早種比較耐病害

新品種要耐病 就要小鳥牌的

我的某位表哥, 有種了 " 一整行 " ( 品名不知, 十幾二十棵吧 ), 種個半年左右, 就滿滿果實, 而且一粒可能重達四五斤或六斤. ( 他是要採收與販賣的 ).

我的種植目標並不是 " 大量收成 ", 而是 自己/家人 偶爾有可以採來吃, 其實也不需要 " 生長與結果快/生產數量又高 " 的那些品種 ( 況且, 味道太甜的水果類, 俺的女兒們多數都不喜歡 ), 所以, 還是寧願種植比較 " 原始 " 的木瓜就好.... 每年能夠採個十粒八粒木瓜 ( 再加上其他不同種類的各種果實 ), 差不多也夠了.

---------------------------------------------------------------
大概超過 15年前吧, 可能 2000~2004 之間的年代 ( 沒有影像可參考, 純粹印象而已 ), 另外一處山區, 大眾通行的道路下方約十幾公尺, 有一棵傳統木瓜, 上端分成兩叉.... 經過時, 常常看它掛著果實, 但是尚未等到要開始變黃, 就被別人偷採掉了. ( 後來, 應該算是 壽終正寢 了吧, 枯萎掛掉了 ).

同個年代的另外一個地點 ( 山區梯田, 後來改種植文旦 ), 也有棵 " 差不多前篇高度的 " 木瓜, 位置較偏僻, 看到的那時候, 樹上只有最後的一大一小, 然後, 大的終於開始黃了, 設法採回家, 並且留下裡面的種子 --- 體型可能有四斤重, 而且味道也非常好. ( 後來那棵樹也終於掛點枯掉了 ).

然後...然後.... 過了三或四年吧, 突然想到先前那些種子的時候, 早就 " 找不到 " 了, 呵. ( 到處放隨處塞, 不知道跑去哪兒 ).

-------------------------------------------------------------------------

這也是, 最近 " 很想要 " 留下那棵樹的種子的源由 ---> 不希望它們在我家的土地上消失.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7#
發表於 2019-12-7 14:19: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19-12-5 16:27
阿瘦姊 曾走過聖稜線, 失敬失敬, 老前輩等級的.

小弟我個人也沒有留下太多印象 ( 那趟聖稜, 是 ...

太棒了。還可以看到雪山三角點,我們去的時候積雪到膝蓋高,舉步維艱,雙手十指腫脹像香腸,

望眼看去一片雪白,什麼都看不到,還好我家老爺對方位很熟稔,

確定方位後開始走下山,說用走的實際上是用爬的,因為右腳踏出去後,左腳很難拔出來往前踏出(積雪膝蓋高),

雖然出太陽,但是還是很寒冷,尤其是雙腳,有點快凍傷,在這樣下次很難準時回去,

後來,我覺得我很聰明,靈機一動,用背包當滑板來滑,還真能滑得動,

最後建議大家用滑的,不要用走的,從3000多公尺一路往下滑,不一會兒就滑下山,

還好方位正確,剛好滑到登山步道附近,否擇一偏就到斷崖去(現在想起來,就有點害怕,當時不怕)

下山的路上,碰到一群要上雪山日籍登山客,拿雪仗,穿雪靴帶冰爪,

打招呼後,日籍客直呼我們太厲害了,都沒帶裝備。

其實是從桃山進去時,都沒雪,所以那次走聖陵線算是危險中的幸運。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8#
發表於 2019-12-7 19:14: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ASO 發表於 2019-12-7 14:19
太棒了。還可以看到雪山三角點,我們去的時候積雪到膝蓋高,舉步維艱,雙手十指腫脹像香腸,

望眼看去 ...

果然是 --- 早年的古早人, 比較吃苦耐勞, 呵呵. ( 近代的青壯年, 比較不耐操 ).

菜園 ( 跟 果樹 ) 的各種點滴都講不完了, 如果再扯上跟山有關的東西, 就真的沒完沒了.

阿瘦姊 是從 桃山 進入, 雪山 下去, 稱為 O型聖稜縱走 ( 算是反時針逆走, 另外有 雪山 進, 桃山 出的, 則是順走 ).

附註: 傳統的聖稜, 是從 大霸尖山 走到 雪山, 稱為 I 型 聖稜.

遠眺聖稜線, 拍攝點就是 桃山, 左後那裡就是 雪山, 下山的地點.


退到距離遠一點, 合歡山東峰 所見的 雪山. ( 很不明顯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別只是講 雪山, 台灣最高, 3952M 的 玉山主峰, 從 玉山西峰 途中的仰望. ( 跟平常的 玉山, 角度差很多 ---> 多數的 玉山主峰 照片, 是在 玉山北峰 拍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壓軸一張, 雪山的山腰, 369 山莊 的晨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9#
發表於 2019-12-9 12:39: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19-12-9 12:40 編輯

不擇手段 ---> 搶救木瓜種子

話說, 打算採那粒木瓜的兩天之後, 機司 都傳好了, 一個撈網, 加上超過十米長的超長竹竿. ( 這還真的需要超人等級的臂力, 因為槓桿原理 ).

從路徑看過去, 疑???? 那粒快黃的, 怎麼不見了?

走到木瓜樹下, 往上一瞧, 乖乖.....這下子還得了, 快黃的那顆已經完全消失, 連個影子都沒有, 而且, 另外還有三個, 兩個幾乎變成空殼, 另一個也被吃到剩下果柄附近的 1/6, 等於短短兩天之內, 就損失四顆.

依照這種狀況, 再不設法弄回一些種子留存, 那些 果子貍/鼬獾 絕對是毫不留情的 ( 猜想, 松鼠的食量應該沒有那麼大 ).

拿著撈網, 努力想要撈下其中一粒 " 類似空殼 " 的木瓜, 只是因為位置與角度, 非常難施力, 而且木瓜的果柄又非常粗, 非常硬... 搞到滿身大汗, 雙手都已經完全沒力, 還是根本弄不下來.

最後, 心一橫, 決定把它給................. 砍了, 設法弄到種子比較重要.

拿了一條長繩, 設法固定樹幹 ( 必須讓它往山壁的方向倒下來 ), 然後綁好支點, 稍微拉緊與固定, 之後去砍樹幹到某個深度, 最後拉繩子.

隨著一聲 啪啦....樹幹斷裂倒過來了, 但是, 剩餘的果實也四散各地, 樹幹上只有果柄而已.


然後撿回兩個空殼 ( 成熟的種子比較重要 ), 以及一顆未熟木瓜.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又找回僅剩 1/6 的. ( 左邊, 裡面都沒有種子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共找到四個木瓜, 最小的放棄, 帶三個回家
按這裡顯示圖片

努力找尋四散的木瓜肉與種子, 至少, 還能找回一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就這樣子, 被迫必須 破釜沈舟, 呵呵.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0#
發表於 2019-12-9 19:43: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19-12-9 12:39
不擇手段 ---> 搶救木瓜種子

話說, 打算採那粒木瓜的兩天之後, 機司 都傳好了, 一個撈網, 加上超過十米長 ...

太過擔心傳宗接代了。採幾個接近成熟的來吃。其實原住民會幫忙四處播種。說不定這棵也是這樣出現的。 採收這種要有一些老祖宗的手法。
2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3 14:46 , Processed in 0.050063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