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5-24
- 最後登錄
- 2023-7-11
- 在線時間
- 860 小時
- 閱讀權限
- 50
- 積分
- 2555
- 帖子
- 527
- 精華
- 0
- UID
- 357
|
多數人都誤把使用有機肥, 就是有機耕作了. 其實不然, 以下觀點提供參考.
==============================================================
很多媒體及學者都認為栽種有機的蔬果對於健康是有幫助的,這個論點我認同。但是問到如何的種植才是有機栽培,我想問很多人,大部分的人普遍都認為,只要使 用有機肥料、廚餘、或是禽畜糞堆肥,不要施用化學肥料,就是有機栽培。聽起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實際的操作時,卻發現無法順利成長、開花、結果,或是果實 小、不漂亮、甚至病蟲害叢生,會讓人想要放棄,因此,在這些挫折之下,有些有機栽培業者,會施用部分化肥補充不足的養分,來解決此一窘境。所以在最近的報紙上常可見到一些標榜有機栽培的業者被踢爆使用化學肥料,或是假有機的情形產生。
要如何 栽種有機的蔬果,首先您必須要知道的是,植物如何吸收養分,也就是植物吃什麼東西?植物如何吃東西?直次需要哪些養分?如果您沒有這些概念,那麼你 要如何種活這些植物?間單的說,植物需要的養分有十六種必要元素,部分植物有其特殊需求的有益元素。
有很多的人認為,施用有機 肥料、廚餘、或是禽畜糞堆肥,植物的吸收和施用化學肥料是不同的,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植物並不會你今天給他牛奶喝,他就會吃得比較好,相 反的,植物並不知道牛奶是他的食物,他不會去吃他,因為他指認得離子型態的東西。這意味著,不管是有機肥料或是化學肥料,如果要供應植物養分,都必須是以 離子型態來供應,植物才能夠吸收和利用。另外,不知道你是否有想過,植物不會動,植物不像動物會去抓養分來吃,那植物到底是如何進食的呢?植物得進食方式 和古代一些魚類一樣,藉由喝水,將溶在水中的養分,帶進根裡面,然後再吸收:除了這之外,植物的根可以在養分距離根毛很近時,耗用能量行主動運輸,將養分 主動吸入根中(前提時養分必須在根的表面)。這裡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植物吸收的養分需是以離子型態存在,才能被吸收利用的原因。
或許您會問到,既 然如此,為什麼這麼多人在推廣有機?我們可以以下列的角度來看:土壤在長期施用化學肥料之後,因主要的養分被吸收後,遺留下許多的酸性物質(酸根),雖然 土壤本身有緩衝能力,但是隨著酸根的增加,緩衝能力愈來愈弱,最後造成土壤pH下降,土壤愈來愈酸。土壤酸化有何壞處?土壤酸化後,會改變一些存在於土壤 中部分物質的溶解度與有效性,因此土壤可以供應養分的能力下降,農人為了維持產量,就必須施用更多的肥料,施用更多的肥料,土壤就愈酸,如此的惡性循環。 另外,土壤變酸,會增加重金屬及有毒物質的釋出,造成對人體及環境的影響。
施用有機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如何提供養分呢?因為施用有機肥 後,有機肥料中含有微生物繁衍所需的來源-碳,因此,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藉由微生物的繁殖與對有機質的分解,釋放出存於有機質中的養分供植物利 用,另外在分解的過程中,會分解出所謂的腐植質、腐植酸與黃酸,這些物質可以改良土壤性質,改善土壤的透氣性,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改良土壤的酸性,這就 是為什麼要鼓吹使用有機肥的主要目的。
在這邊也點出了一項,有機質的養分要被植物所吸收利用時,需要經微生物分解後,能被植物利用,這段時間的長 短,取決於微生物族群多寡,也取決於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高低。所以您要栽種有機的柿子與香蕉,首先要看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是否足夠。依文獻記載,土壤中的 有機碳含量要能達到5%以上,植物就可以生長良好,無須補充過多的外來養份。但是台灣的土壤,一般因土壤形成的過程屬於風化土居多,且台灣地處高溫多濕, 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快,加上台灣的雨量多,綜合這些因素,台灣的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多數不及2%,且土壤中的養分因淋洗的緣故,一 般多較為不足。
所以如您真得要從事有機栽培,撇開嚴謹的有機栽培規範不談,首先您要做的事就是要增加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也就是要選擇碳氮比較高 的有機資材,如木屑、樹皮等較難分解性的有機質於土壤中,通常一分地所需的量多以噸來計算,經過乾濕交替約一至二年後,你可以發現您的土壤顏色變得較深, 呈現深褐色,此時的土壤富含有機質與養分,土壤的結構好保肥利與透氣性均佳,此時栽種植物,很容易存活,且生長得很好,就算是不施肥,也不會養分不足。果園土地若是屬於紅土,紅土的酸性較重,有機碳含量低,曾經實驗將栽種過的香菇太空包木屑鋪於土上,經過三年之後,該紅土呈現深褐色,而這個地區栽種的水蜜桃, 在同樣的施肥條件下,所生產出來的果實較未使用香菇木屑的區域大、品質加、產量也多。因此給您的建議就是整地,施用有機直並調整土壤的酸鹼值,才會有利於 您日後生產。
============================================ |
-
7
查看全部評分
-
|
科技研發工作之餘, 享受田野之樂, 既可寄情山水, 亦可與大地共舞, 自然就好, 何樂不為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