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saldon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土保持優良的綠籬 [複製鏈接]

Rank: 1

61#
發表於 2012-6-19 06:32:1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頂一個

路過。。。隨便逛逛。。。頂一個哈。
成都SEO http://tuiguangyingxiao.com

舉報

Rank: 3Rank: 3

62#
發表於 2012-9-7 14:36: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9# saldon
我問到也是$12
2ndhome 發表於 2011-10-29 22:13

六月雨災好在有培地茅 ...
1

查看全部評分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3#
發表於 2012-9-7 17:39:1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不知有沒有培地茅更清楚的照片,還有他的根系的照片,因為我的田裡有一區看似大家說的培地茅已經困擾我好久,怎麼除都除不盡,我發現他的根系會在地下交錯,每次只要整完地沒多久就又長出來了,用火燒也燒不死,用割草機割很容易纏在刀片上!他到底是甚麼茅草阿?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4#
發表於 2012-9-8 17:01: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chen168 於 2012-9-8 17:03 編輯

64# catbooth55

看看它會不會割人, 地培茅不會割人很好摸
還有水土保持的綠籬地培茅是採選肓過無法靠種子繁殖的, 是利用分芽繁殖, 除非你那裡是原生種才能靠種子繁殖.
要殺死它只要貼地把最低的桱割斷即可.
所以你地裡的應不是地培茅
1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5#
發表於 2012-9-8 20:30:3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64# catbooth55

看看它會不會割人, 地培茅不會割人很好摸
還有水土保持的綠籬地培茅是採選肓過無法靠種子繁殖的, 是利用分芽繁殖, 除非你那裡是原生種才能靠種子繁殖.
要殺死它只要貼地把最低的桱割斷即可.
...
chen168 發表於 2012-9-8 17:01

今天去了一趟壽豐鄉豐華在現館,因為網路上有提到壽豐農會有在推廣,結果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問了裡面的人居然沒人知道!
我田裡的順著摸還好,逆著摸會割人!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6#
發表於 2012-9-9 01:14:4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66# catbooth55


大大住花蓮嗎? 台大授權的生產商就在花蓮哦!
一時想不起來連絡資料了
大大可以google一下 地培茅+花蓮 找找就查的到連絡方式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7#
發表於 2012-9-10 12:03: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66# catbooth55


大大住花蓮嗎? 台大授權的生產商就在花蓮哦!
一時想不起來連絡資料了
大大可以google一下 地培茅+花蓮 找找就查的到連絡方式
chen168 發表於 2012-9-9 01:14

是的!我住花蓮,農地在豐田!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舉報

Rank: 1

68#
發表於 2013-4-9 17:21: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RE: 水土保持優良的綠籬 -- 培地茅/香根草 栽種繁衍問題

本文章最後由 tigerhsiao 於 2013-4-9 18:40 編輯

「註: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才加入此論壇,受益良多,在此深表感謝!因爲打算在明年解甲歸田,最近看上並計劃入手一塊山頂比較陡的坡地,20-30度左右。目前正研習樸門等各派自然有機農法,計劃打造一個森林果菜園林 ( Forest Garden / Agroforestry )
因該農地上的樹木之前因農墾已砍光,首先就要面對非常嚴峻的水土保持的問題--尤其該地下方山谷山腰緩坡位於土石流紅色警戒區--不但要阻止這塊坡地的表土繼續流失,把養分留在山上,同時要降低山下爆發土石流的機率 -- 是件利人利己的首要任務。前輩們有任何寶貴建議,都歡迎提出」

研究了各種山坡地水土保持的對策,意外並驚喜的發現有培地茅(大陸一般稱作香根草)這種植物。因爲其他水土保持的措施,往往不如培地茅。這些包括:
    A. 擋土牆:能減少土的流失,把泥沙大部分擋在牆內,同時預防土堤崩潰;但無法阻止上面一大段坡地土表的養分被一路沖刷下來。各位前輩可以觀察一下,擋土牆附近的雜草,是不是生長得格外茂盛?

    B. 沿等高線挖設排水渠+擋土堤壩+小水塘(樸門所推廣的模式):一般用於年雨量1000+mm或以下的溫帶地區坡地,如歐美和澳洲大部地區。能把降雨留在山坡地再利用;暫時累積的雨水,會從水渠和塘底慢慢滲透到附近的土地,使植物根部獲得滋養。可是,這個做法不但需要精確繪測等高線專業人員和器材並出動怪手(還可能有驚動相關單位和鄰居等麻煩)。但此法恐怕不適用於台灣亞熱帶多颱風豪雨的環境,更要命的是,全球嚴重暖化,台灣逐年風災雨量頻頻刷新記錄,用這種對策不但需要專業技術,資金投入不小,而且因爲雨量超過堤壩當初可承受的範圍,發生堤壩侵蝕、決堤機率很大。一旦崩潰,下游發生土石流機率發而將大增。

    C. 修建梯田: 古人水土保持的智慧。但同時需要等高線繪測和怪手(除非地不大)。這個選項未來還是列入考慮。


還有剩下 Plan D -- 培地茅(加上日後植樹造林)了(培地茅不需要精確的沿着等高線種植,差不多即可)。但種植、尤其是如何繁衍培地茅,還是有點傷腦筋

正好樓上多位前輩不久前在此已經有了很多寶貴的討論。小弟以下也將近日在網上研究培地茅獲得的資訊,與各前輩們分享切磋。

培地茅有一個國際性非盈利組織 www.vetiver.org ,推廣以培地茅作爲全球水土流失的解決方案。這個網站的資訊應該是最完整權威的,它還收集了很多學術論文。越南好像是推廣和研發蠻成功的國家,因爲很多資訊來自那裏,而且看到很多造福農民的成功案例。

台大的王教授等,曾經對它做過許多研究和實驗:
http://grassland.agron.ntu.edu.tw/Vet_Environmental_Impact.htm

值得特別警惕的是,上面的網頁,還有美國農業部的培地茅種植指南裏,都警告說有的培地茅種具備雜草的特性--這些是會開花結子的種,應該避免引進,否則可能後患無窮。世界上只有一兩中個優良品種的培地茅兼具護坡、排毒又不會入侵附近作物地盤的特性,在美國稱作 Sunshine 種,屬無性生殖,不會開花結子。應該當初都都是直接或間接從發源地印度取得的母株所複製出來的。

因爲是無性生殖,自己買少量來育苗又曠日費時,所以還是得砸錢跟人家大筆大筆的買了,尤其是我看上那塊山坡地不小, 而且想打造一層層、好幾排的培地茅籬,取得類似梯田的水土保持效果,至少要好幾千株   按照 vetiver.org 和美國農業部的種植建議,一開始各株的最大間距以不超過 15cm 爲原則(每株株以後會逐漸長出分蘗,擴大地盤)。如果種一排以上效果更佳,應與臨排各株交錯種植。

關於具體的培地茅繁衍技術,在此將越南張保羅教授發表的專文(裏面有很多幫助了解的插圖),節錄翻譯如下:

繁衍傳播方式
傳播培地茅的四種常見的方式有:

1. 從成熟的培地茅叢或母株分蘗拆分 - 小心的從母株的分蘗叢進行分掰,每個分掰必須至少保留兩到三個的分蘗和部分牙冠。分離後,將每支削減成莖長20公分、根長10公分。將新的分掰浸泡於各種溶液,包括生根激素、糞肥漿、粘土泥漿,或淺水池中,直到出現新根。如要加速生長,應保持潮濕和充足的陽光。1.5歲以上過分成熟的培地茅,分蘗生長潛力大大下降。所以應選擇年輕一點的。

(按:這個方式我估計應該是許多育苗基地採用的方式,不需要高科技,但需要時間。大陸有相關的文章說明依此法育苗方法和步驟: http://pn.fj.cn/ki/list.asp?id=1035

2. 利用一個培地茅母株的各個部位--主要的三個部位:
a. 分蘗或芽
b. 皇冠(球莖)- 芽和根之間堅硬的部位
c. 稈 (culms) - 培地茅的稈質地堅硬,有明顯、帶有側芽的節點,如果暴露於潮濕的環境中,可以發展出根與芽。稈的切片平躺或直立置於充滿霧氣或潮濕的沙堆,能使根或莖迅速從節點處發出。胡志明市農林業大學的黎文都教授,發展出以下四個基於扦插的繁殖步驟:
1) 準備培地茅扦插
2) 用10%水葫蘆溶液噴灑扦插
3) 用塑膠袋將扦插完全包覆,放置24小時
4) 把扦插浸入、鍍上粘土泥漿或糞肥漿,然後種植於良好的苗牀


3. 芽增殖或體外微型傳播(試管技術),進行大規模繁殖 - 越南芹苴大學黎文?博士,已經發展出一個非常簡單實用的方法來繁殖芽。他的公式包括4個微傳播階段,全程於液體培養基中進行:
1) 誘導側芽生長
2) 複製新芽
3) 促進根系發育新芽
4) 在陰涼室內或溫室促進生長

4. 組織培養 - 將生物組織或細胞從生物體分離,並使其生長於液體、半固態或固體培養基中。有時候器官培養也稱作組織培養。國際園藝產業經常採用本方法。雖然個別實驗室的公式不同,但基本上是透過把一片非常小的細胞組織,在特殊無菌環境中培養的流程。

唉,什麼時候我們的政府和納稅人養的學術單位也能像國外這樣,透過科技快速繁衍培地茅,以低廉的成本,造福廣大農民(大陸的繁殖方法研究也很積極,還在國際上得到John Franz基金會永續發展71個參選者的首獎)。尤其是颱風和土石流這麼嚴重的地方,爲什麼沒有廣泛的推廣?嘆息再嘆息...
4

查看全部評分

舉報

Rank: 4

69#
發表於 2013-4-10 08:25: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如果沒有組培的能力,建議還是先買3吋軟盆的苗來種。
留下一些不要地植當種原,分蘗繁殖。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舉報

Rank: 4

70#
發表於 2013-4-10 08:36: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各位大大,想確認一下,培地茅,的葉子會不會像芒草一般會割人,不管是順著摸,還是逆著摸, 不去修剪最高可以長到多高, 要全日照嗎?樹陰下種可以嗎?  還請各位大大指導.
我叫 小飛俠 ,喜歡山,更愛樹。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水土保持優良的綠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4-7 15:19 , Processed in 0.057935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