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8-25
- 最後登錄
- 2025-7-19
- 在線時間
- 1363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97534
- 帖子
- 7240
- 精華
- 0
- UID
- 125495
  
|
2025/06/12 德不孤, 必有魚.
這種特別的機率, 很低啦.
有時候, 好幾年才偶爾出現一次. ( 2024/11 月份, 曾經有一次 ).
不過 2025 年度, 已經出現兩次.
第一次是農曆年期間的某日, 好像初二下午, 附近的一位五等親 堂叔, 拿了一袋已經 切圈 的魚, 給筆者.
切圈是因為屬於 大型魚, 筆者看外表顏色, 是 草魚. ( 除了 外來種, 台灣本土的 淡水魚類, 筆者都認識 --- 自己曾經釣魚數十年, 還 包山包海, 岸邊的海釣也有 ).
-------------------------------------------------------------
2025/06/11 ~ 06/12, 筆者老媽 隨團出遊兩日.
基本上, 一樓前方客廳的家用電話 ....除了詐騙, 都是找她的. ( 筆者以下的世代, 幾乎都用手機而已 ).
06/12 中午左右, 筆者在一樓後方廚房, 正在弄東西.
聽到電話響起, 心裡面想說....老人家不在, 隨它響好了, 沒打算要搭理.
短暫考慮了幾秒鐘, 還是決定去接一下, 至少可以告知對方 --- 老人家出遊, 或是知道何人打來的.
--------------------------------------------------------------
拿起話筒, 對方問.... 某某某 嗎 ? 我是 xxx 啦. ( 距離約 200 公尺外, 早年同屆的鄰居 ).
因為不常連絡, 筆者的手機號碼, 對方忘記了. ( 至少電話簿可以查到家用電話 ).
對方繼續說 : 你現在走來, 拿一條鰱魚給你.
筆者說好, 放下電話, 身著居家服, 走到馬路...一路走到對方的家附近.
從馬路左下的水泥叉路, 十幾公尺外, 看到對方深藍色衣服的背影....背對著筆者, 正在 努力殺魚. ( 只是第一隻, 算是處理到尾聲了 ).
筆者走到旁邊, 幾句簡單對話之後. ( 聊一些山上與果樹之類, 生活日常 ).
對方說, 大桶子裡面還有三條, 隨你挑, 看想要哪一條.
筆者往桶內瞧了一眼, 三條, 體型幾乎都一樣. ( 應該是同一梯次養大的 ).
隨手提起一隻, 對方說, 旁邊有個塑膠袋, 可以裝魚. ( 直接抓 魚尾 不方便, 比較滑溜 ).
裝進塑膠袋之後, 筆者說聲 謝謝, 把魚提回屋前 ( 鐵門內 ) 的水槽. ( 算是 半室內, 不會曬到太陽 ).
------------------------------------------------------------
因為是 剛釣回家 ( 死亡不久而已 ) 的魚, 筆者心想....先去山上弄一些東西 ( 一個多小時而已 ), 回家再慢慢處理好了.
到山上忙完回家, 刀子與去鱗的傢伙都準備好.
把魚先秤一下.... 七斤十二.
然後開始去鱗.
大頭鰱 屬於 細鱗 的魚種, 跟 草魚 或是 烏鰡 的大鱗片不同, 因此 超級難搞. ( 也是 淡水魚類 裡面 的最難搞 ).
光是 去鱗 的部份, 可能就耗掉 一小時 ( 不能讓家人吃到有鱗片, 尤其細小的鱗片 )....然後去內臟, 整隻洗乾淨.
再拿到廚房砧板, 切段, 分成 頭部, 腹部兩截, 尾段. ( 分成四份 ).
之後裝袋拿去分別冷凍.
前後耗費可能超過 1.5 小時.
也難怪, 偶爾對方拿其他的魚, 都是 殺好 / 冷凍 的.
而 大頭鰱 的話 --- 必須自己拿生的, 自己回家殺. ( 真的太難搞了 ).
------------------------------------------------------------
後記 :
06/15 下午, 先把 尾段 從冷凍拿出來, 泡水與退冰.
當成晚餐的主菜. ( 把外皮煎過之後, 紅燒加上九層塔 ).
筆者與兒子在廚房餐桌.
筆者試吃第一小口, 說...感覺還好, 沒什麼 土味.
兒子也吃了一口 ( 他對味道很敏感 ), 說...肉質是好吃, 只是刺太多了. ( 吳郭魚的刺, 是在腹部與前半, 大頭鰱是整隻, 從頭到尾都分佈 ).
反正, 慢慢吃, 小心吃 就好. ( 畢竟, 免費有魚吃的機會, 不常有 ).
-----------------------------------------------------------------
故事寫完了.
證據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