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1-21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在線時間
- 2581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40085
- 帖子
- 2089
- 精華
- 0
- UID
- 1302
|
這是炒作起來的吧?
台灣藜飆漲15倍 外縣市東來取經
2015-03-13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原住民傳統作物紅藜(台灣藜)營養價值高,近年來供不應求,收購價格從每公斤四十元漲至六百元,縣內以南迴地區栽培面積最大,已推動六年的拉勞蘭部落牧師戴明雄指出,未來不排除在南迴線採策略聯盟的方式,讓民眾因紅藜走進部落,認識紅藜外,進一步發展出部落的深度之旅。
台東農改場在太麻里鄉香蘭村舉辦台灣藜示範觀摩會,吸引其他縣市農民專程來取經。(記者王秀亭攝)
用途多元 種植面積突破一百公頃
台東農改場副研究員陳振義表示,紅藜原為排灣族及魯凱族原住民傳統栽培的耐旱作物,可低度管理,除穀粒,植株部分可作綠肥、盆栽,紅藜籽可用於釀酒、炊飯,枝條、花穗因形狀、顏色優美,有人用於插花,經研究具抗氧化酵素,近年來市場詢問度高,甚至有企業表達收購、契作意願,收購價格更是往上翻漲,縣內種植面積逐年成長,迄今保守估計突破一百公頃。
台東農改場昨天上午在太麻里鄉拉勞蘭部落舉辦示範觀摩會,吸引上百名對紅藜有機栽培有興趣的農民參與,還有人遠從新竹、南投前來,看見種植於山坡地的多彩紅藜感到驚艷,不斷提出栽培方式、採收及脫殼、烘乾等問題。
戴明雄表示,紅藜在排灣族部落早有零星栽培,因具酵素,被族人視為「真正的酒」。紅藜殼帶有皂素,常被用來洗滌物品,也是天然的染劑,這些都與原住民的文化與智慧息息相關,部落推動栽培至今,不只有種植,也發展出相關產品,甚至推出文化解說之旅。
戴明雄說,近年來有民間團體到台東欲收購紅藜,南迴沿線的部落應掌握紅藜的文化特色,不是讓紅藜銷到外縣市,而是將民眾拉進部落,進而推動部落觀光,讓每公斤六百元的收購價,發揮更多附加價值。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62497
|
-
2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