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32查看 15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立院初審 農民有0.1公頃農地可建農舍 [複製鏈接]

Rank: 4

1#
發表於 2007-12-12 22:22:12 |顯示全部樓層
不過本屆立委任期將屆,若未能在本屆三讀,則下屆須從初審重來,所以算是定案了嗎?似乎未必。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2#
發表於 2007-12-13 11:51:25 |顯示全部樓層

農舍興建放寬標準 農委會反對

農舍興建放寬標準 農委會反對

〔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選舉將屆,農民又有利多!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農發條例修正草案,農地申請興建自用農舍標準由現行的0.25公頃以上大幅放寬為0.1公頃以上,但農委會持反對立場,認將破壞農村景觀。

農委會副主委胡富雄表示,農地申請興建自用農舍標準如放寬為0.1公頃,將導致農舍大量增加,不僅增加水電、道路等公共建設,也將增加廢污水與車輛廢氣的排放。

與會的民進黨立委林樹山、王塗發、親民黨立委蔡勝佳則指出,農業凋敝,很多小耕地根本沒在耕作,現行0.25公頃以上才能申請自用農舍的規定,是歧視農民,放寬小耕地可申請自用農舍,才能讓小農地漲價,造福農民。

雖然農委會堅持反對,但朝野立委在無異議下通過農發條例第18條修正草案,將農地申請自用農舍的標準放寬為0.1公頃以上。

草案提案人林樹山強調,放寬農舍興建標準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正面影響,持有小耕地的農民大多是貧困與相對弱勢者,放寬對活絡農村經濟有一定幫助。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3#
發表於 2007-12-14 06:25:04 |顯示全部樓層
post by ""30007788""
對真正的農民來說,怎麼公平?


請教您真的了解農民的情況嗎?您知道一般農民的家戶所得嗎?

農委會官方公佈的統計數字說話。民國91年農民平均家戶所得為八六O,七七一元,僅及國民所得的75.5%,農家所得來源中農業收入只佔20%為一七六,三九八元;非農業收入佔80%為六八四,三七三元。農民單靠農業早已活不下去,農民沒暴動是因為農村子弟出外打拼賺錢,支撐著農家。


台灣農業已臨瀕死邊緣,而且一般的消費者是最大的幫兇,之前颱風造成菜價上揚,政府官員被利委罵到臭頭,您可體會當下看電視的農民的心情嗎?消費者不給農民合理的利潤,那農業怎能不死。既然大家要它死,就不該限制他的死法,目前農地農用政策是變相將農民與土地以鐵鍊練起來,讓農業要死不死,消費者可繼續以低價來剝削農民。

難道農民及農地不能有自由處分的權力嗎?現實世界是有利可圖的事大家都會作,如果做農可維生,那小農們何願賣掉農地離開熟悉的工作,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呢?實際是與其像現在座地等死,不如好價賣掉地,求轉業ㄧ博的本錢。我們不應限制農民選擇的權利。

沒有人會反對農地永續利用,但現實環境是大家要給農民生路;至少目前農產品價格要提高2-3倍,農民才會有合理可養家餬口的收入,日本人做到了,他們能夠接受農民也是人,也要活下去;但您想想台灣作得到嗎?若不行,就不要再用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農民繼續鎖在農地上任你我剝削。

最後一段提高農民收入才是我希望的結果,但是我知道以台灣人心來看是做不到的,大部分人會把錢拿去買車、買高檔手機、電子用品,但就是:
不。願。給。農。民。合。理。的。價。錢。

說著說著,看來我要變楊儒門的代言人了,楊儒門前幾天結婚了,祝福他。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4#
發表於 2007-12-14 23:05:33 |顯示全部樓層
post by ""黑鷹""
姑且不論地價會上或下
在下覺得對農地而言是很大的傷害
以下圖為例, 面積4.6分, 各位可以想像多4-5間農舍(如圖右那棟) 矗立在田中的光景嗎?


沒錯是非常可惜,但這片地若做農用產值多少?

ㄧ甲地水稻ㄧ期收成所得只有一萬元,換算成4.6分為4600元,在除以四,每個月1150元。

農民能怎麼辦?作,根本賠錢;不做,休耕ㄧ年ㄧ公頃(ㄧ甲多一點點)補助4.5萬,換算成每月3750. 若以4.6分,算則每月1725元。

但若以市價每分150算,則此地市價為690萬,年頭報率為:
休耕:1725*12/6900000=0.3%
種水稻:1150*12/6900000=0.2%

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 2.4%

相差十倍,而且耕作不僅辛苦還得冒著夏天被熱死風險。

農民的數學好像完完全全不及格!?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5#
發表於 2007-12-15 09:50:41 |顯示全部樓層
轉型?上班族中年失業的都難以達到,您希望ㄧ輩子在田裡的老農轉什麼型?

面對農民的痛冠冕堂皇、「何不食肉糜」的話,太容易出口。

台灣農業能賺錢的話,財團早就跳進來了。沒有資金、資訊能力的老農轉什麼型?

民主的意義是票票等值,若這是農民的選擇,我不知道您我的票有比農民的票更高尚。

目前讓農地及農民減少,對農業才有助益,當供給減少,那堅持下去的農民才有可能有合理的利潤,台灣的農業才有春天。這是經濟觀點的常識。

不過斗南有人搞出新的創意(承租比鄰農地,大面積機械耕作),倒可ㄧ試。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6#
發表於 2007-12-15 13:27:35 |顯示全部樓層

荒地,闖出百萬年薪

抱歉!在這裡講些沒營養的543,有人對以下的農業工作方式有興趣嗎?2home關心農業的朋友願意集合來搞搞新農業嗎?

==============================================
荒地,闖出百萬年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28784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43 期
作者:呂國禎  


     
  一樣是蘿蔔,斗南新佃農團隊可以賣1斤40元,冷藏做逆季節操作與品檢是關鍵。
斗南一個佃農團隊,為何能成為北京政府的研究目標?這是一個逆境突圍的故事;而遠方的泰國,則是另一個故事的發生現場……

這裡是斗南,位處台灣中部,人口僅四萬七千人,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它在何處。然而,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這個台灣小鎮卻成為被高度關注的研究個案。

這個斗南傳奇,說的是「荒地、年輕人、希望」的故事。

斗南傳奇:
荒地、年輕人 馬鈴薯、胡蘿蔔產量冠全台

我們從高速公路南下雲林斗南鎮,艷陽下,超過六十歲的農民們頭戴斗笠,彎著腰把一顆顆馬鈴薯種苗插入田畦,接著剷土覆住田畦,完成播種。現在,正是馬鈴薯的栽種季節,這樣的種植方式已長達半個世紀。

然而,將眼光移向不遠處。「噗!噗!噗!」一望無際的農地中,突然有部輪胎比人還高的綠色機器在農田中馳騁。機器中坐著七年級生歐孟翰,他畢業於嘉義大學森林系,他吹著冷氣,一邊聽著周杰倫的最新歌曲,一邊耕田:「我啦啦啦騎毛驢,因為馬跨不上去,我雖然是個牛仔,在酒吧只點牛奶,為什麼不喝啤酒,因為啤酒傷身體……」酒吧、牛奶、啤酒,一連串無厘頭的歌詞,伴著機器一路往前走,馬鈴薯的種苗播種、覆土與施肥一氣呵成。因為冷氣太冷,歐孟翰還穿著外套種田。

這一大畝田裡,還有二十九歲的陳昭誠,他穿著襯衫跟西裝褲,坐在高高的曳引機裡;三十歲的林文平,擁有七張金融證照,曾經年薪百萬元,他也在犁田……,這群年輕人為何出現在窮鄉僻壤?

原來,這是台灣最大的佃農團隊,他們一手向農民租下休耕的土地,大規模耕種,另一手掌握通路,銷售獲利後依績效分紅,有人收入上看百萬元,是傳統農民的十倍。這群人的學歷有嘉義大學森林系、畜產系、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文化大學園藝系、吳鳳科技大學會計系,十五個人中有七個人是六、七年級生。

一般農戶(一對農民夫妻)一戶頂多耕種一公頃地,但這十五個人耕種面積可不是十五、三十公頃,而是五百公頃,相當於八百三十三個中山足球場大。別看他們小小年紀,已是台灣最大的馬鈴薯、胡蘿蔔栽種業者,也是台灣出口日本數量、金額最大業者。一年光馬鈴薯與胡蘿蔔產值就達到兩億元。 這群台灣新佃農,不僅租了五百戶才能耕種的地,他們還有套培訓與晉升制度,仿照高科技業建立績效分紅制,生產量越多分紅就越高,並且靠著規模經濟與逆季節操作,創造高獲利。舉例來說,今年一般農民馬鈴薯只能賣一公斤五元,他們一公斤卻能賣四十元,每公斤比別人多賺了三十五元。

他們的經營模式被中國最高農業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注意,成為研究對象。在北京,擔任兩岸農業顧問的台灣農民聯盟顧問陳遠峰透露這段傳奇。

故事第一章:
加入WTO 農產價格大崩跌,二成五田地休耕

一塊塊「被宣判死刑」的休耕地,被一群年輕人如何改變?過程,有著什麼樣的轉折?

故事轉折於民國九十一年。當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稻米、蔬果陸續開放進口,價格開始崩跌,一公頃農地種稻米,沒有任何災害,一年所得只有十二萬元,「農戶年收入比外勞低!」發起新佃農團隊的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說。

即使冬天到隔年春天,中南部還能種蔬菜跟雜糧。但「冬天栽種一季的高麗菜來補貼收入,遇到盛產,一顆只要兩元!」張有擇說,連雇用採收人工都不夠,農民只得任由全部耕鋤變肥料,「一毛也賺不到,還倒賠」,這就是當前農業遇到的問題,小農民沒有競爭力!

於是,一片片的土地休耕了。

站在偌大的農地上,文化大學園藝系畢業的李昌隆告訴我們,這五百公頃的土地,曾經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上面結滿黃澄澄的稻穗。但五年前休耕後,任憑土地上長雜草與昆蟲。

休耕期,一公頃土地可以從政府手中拿到九萬元補貼,再加上每個月六千元的老農津貼,淨收入超過耕田,而且不必怕天災風險。這樣情況下,誰還要耕田?

之於政府,每年要撥兩百億元來補貼農民。多數人認為,這個產業已經失去競爭力,只能坐以待斃。農地失去了希望,土地大量的被閒置,整個台灣有高達二十萬公頃以上的休耕地,約占台灣總耕地的四分之一。 故事第二章:
絕境見商機 著手提升經濟規模,跳過中盤銷售

四分之一的耕地被閒置,絕境處、荒蕪處,有人看到商機。他就是張有擇。

一個農家子弟,高工畢業後到台北跑業務,在百事可樂當業務兼送貨小弟,三年後,回到雲林當農會職員,也創業開餐廳。當農會職員時,考績拿過丙等,八十二年卻選上斗南鎮農會總幹事至今。在複雜的地方派系下,張有擇能在總幹事位子上做十四年,說穿了,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意人。

「公斤買、台斤賣,做通路按ㄋㄟ就賺四○%!」他說,光是這個重量單位不同,菜販就從農民身上賺進多大的利益。在台北時,百事可樂為了省去給中間通路商的利潤,採取直銷方式,因此,他開著貨車穿梭大小街弄,將可樂直接運送到雜貨店、賣場,這是百事可樂站穩台灣市場的關鍵,也讓張有擇知道通路的威力。

然而,全省超過三百位農會總幹事,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小農困境,但都坐困愁城。張有擇要變成大農,要敢挑戰農產品通路體系的派別、利益糾葛、壟斷!

前三年,他做得並不順利。他第一步想的是提升經濟規模,他用保證價委託農民耕種,等到收成時收購,並統一銷售。但後果卻是擋人財路,菜販們跑來跟他嗆聲,四處攻擊他,「要讓我好價嘸半條,壞價一大堆!」張有擇說。

於是,他決定拿回主導權。他結合台大生機系(前農業機械系)教授方煒等人,逆向操作,向地主承租一塊塊休耕農地,號召年輕人返鄉就業,建立起台灣最大的佃農團隊,引入機械耕作、進行專業分工。

故事第三章:
租地當大佃農 機械化操作,效率大增、成本大減

他付農民一分地一萬元租金,「收入比種田卡(較)好賺,」否則農民「一分地才賺三千,要飼(養)兩個兒子攏飼麥飽(養不活)!」他說,自己這樣做,還有助農民的生計。 「這是大佃農,小地主!」農委會企畫處副處長胡忠一說,大農才有競爭力。大佃農要勝過地主,本事是成本比別人低。光是比播種,一組只需要兩個人,連同整地播種與施肥,一天可以耕種二十五分地,效率是傳統的二十五倍,成本是傳統的五分之一。

只是,要機械化耕作講起來容易,但光是購買四組播種機械就超過六千萬元。張有擇的腦筋動得很快,他與農委會建立良好關係,並取得一半補助。於是,他們靠著機械化的設備,不僅僅是在雲林租地,台南縣、彰化也有他們的農地,建立橫跨中南部的大規模栽種基地。

「這就是企業經營的進入障礙!」方煒說,農業也能如此,大規模生產提高產值,全自動栽種降低成本,種馬鈴薯也能有國際競爭力。

他們到處租地耕種,量大有議價能力,被眼紅的情況可以想見。「(有人)講我是共產黨、亂舞(搞)人民公社,擱(還)講我不知A多少!」張有擇氣憤的說。後來,斗南新佃農團隊在縣議員的杯葛下,無法取得地方政府的補貼。但對手強悍,張有擇也非省油的燈,他會跳過縣府,改跑到中央的農委會搶資源。

競爭力的提升不光是硬體,彷彿高科技公司,他們研究五年後,設計出一套分紅績效制度,讓六、七年級生當佃農也有「錢景」,成為內在驅動力。(詳見第一百二十頁)於是,農夫變成創業家、一個有績效掛在身上的專業經理人。論收入,你可以叫他「百萬新貴」。

不但耕作效率更高,種出來的馬鈴薯也可賣得數倍價格。因為,他們懂得「囤貨」,逆季節銷售。

故事第四章:
加入全球競賽 引進奇異果分裝機,做產品分級

十一月,走進斗南新佃農團隊的分裝場,生產線人員正在包裝胡蘿蔔與馬鈴薯,趕著出貨要送到各大城市的大賣場與超市,因為颱風因素,這批馬鈴薯與胡蘿蔔每公斤能賣到四十元以上,是平常的一倍以上。為什麼沒受到今年颱風災害影響,還能持續出貨?「其實這是今年四月採收的產品!」李昌隆說,他們擁有低溫冷藏技術。原來他們還投資蓋了冷藏庫,可以把馬鈴薯冷藏到產季後或颱風季節才出貨。 以他們正在蓋的冷藏庫與分裝場為例,他們投資了五億元,冷藏庫存量九千公噸。而且這個冷藏庫還安裝了自動水洗、快速照相選貨分裝的設備。「這套設備取經的對象是紐西蘭奇異果公司,分裝與挑選奇異果在用的機器!」方煒說,要國際化,產品分級與包裝就更重要。也就是說,馬鈴薯分成六等級。

「我們連栽種的東西都已經做過商業模式的研究!」方煒說,選馬鈴薯與胡蘿蔔栽種,可以冷藏,做逆季節的操作。

這個價差有多大?每年二月左右,是斗南馬鈴薯盛產季節,這時產地價格每公斤僅五元,一直到四月結束,價格一般都不超過十元。這時候斗南新佃農團隊在台灣市場是只收不賣,等到產季過後,價格會回到每公斤二十五元才開始出貨,遇到颱風還可以賣到四十元。台灣一年碰得到多次颱風,他們就在市場供需失衡間,產生最大利益。而且,精密計算過。

故事第五章:
打進日本市場 投資冷藏設備,淡季出貨提高利潤

為什麼一般農民不這麼操作?第一,小農民無法負擔昂貴的冷藏庫興建費用;第二,過了產季,中盤商也停止收購,除非小農民有自己的通路,否則抱著馬鈴薯也不知道賣給誰。

這就是斗南新佃農團隊的優勢,他們跳過中盤商,直接銷售到國內的賣場通路與日本市場。在台灣,他們直接出貨給家樂福等大賣場;在日本,他們則與青森、長野等縣建立關係,直接出貨給當地農會。

日本市場向來是高門檻,他們如何跨越?他們挑對出貨時機,二月以後至夏天,日本馬鈴薯產季後的空檔,市場有大量需求。然而,要填補這需求有兩大關鍵,第一是通過農藥殘留檢驗,第二是穩定且大的供貨量,缺一不可。但這兩大關鍵,卻是台灣小農的障礙;以後者來說,日本市場一次訂單就是上百噸到千噸的量,小農根本無法接單,於是,知識創造了力量。去年,斗南新佃農團隊外銷六百公噸的胡蘿蔔到日本,成為台灣最大的馬鈴薯、胡蘿蔔外銷業者。明年,他們還打算賣洋蔥到日本。 民國四十二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長期被大地主剝削的貧窮佃農,找到機會翻身,佃農這個身分,從此消失,隨著土地不斷的切割繼承,當初的十九萬佃農戶,演變成今天的百萬農戶,小農經濟成形。

然而,五十四年後的今天,一群「新佃農」出現了。他們是一群年輕人,在荒蕪多年的農地上,種出一籮筐、一籮筐的胡蘿蔔、馬鈴薯。希望,重新被燃起;土地的生命,又活了起來。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重點是,如何突破困境。在台灣的斗南,新佃農團隊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在泰國,也有一個突破困境的索梅妮。她,本來只是一個傳統的泰國女性,卻因為引進國際化的經營手法,把曾被評為「炒菜時香皂不小心掉進菜鍋裡」的泰國菜,變成全球美食界的風尚。她成立的藍象連鎖餐廳至今已拓展至倫敦、丹麥、甚至科威特等地(詳見第一百二十四頁)。

絕處逢生的精神,成就了這兩頁傳奇,也告訴人們:困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突破。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7#
發表於 2007-12-17 09:53:57 |顯示全部樓層

Re: 不光只是面績, 連農地農用都有新見解喔 !

post by ""hsiehlc""
這段文絕對得抄下來,2home蓋農舍的人,將來一定會用得到...

[quote]post by ""chessle""
好樣的 !
【記者郭泰淵台北報導】針對媒體報導「農委會主任委員蘇嘉全遭人檢舉屏東縣農舍周邊土地未符合農地農用之說明」
......
農業使用行為涵蓋生產、生活及生態等三生農業範圍......農舍周邊土地所種植之景觀作物、造林樹木以及蓄水池、花架、樹籬等設施......
2007/12/13
[/quote]

這裡提的是「農舍周邊土地未符合農地農用之說明」,不知有何不妥?有人可提出說明嗎?

是農舍周邊土地不得有農業以外的使用嗎?如果我想做個院子,種幾顆樹給小孩子爬,弄個小魚池養幾隻錦鯉行不行?

另外實際農地非(修改)農用目前在法律上並無不許,否則不少農地任其雜草叢生是否也違法?而且農地農用只有在產權移轉可免增值稅,此案到底何處有問題?不懂?

真心請教,因我也打算除了菜園、果樹外,再弄個小院子、種幾顆景觀樹、小水池。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8#
發表於 2007-12-17 19:59:38 |顯示全部樓層

Re: 不光只是面績, 連農地農用都有新見解喔 !

post by ""chessle""
承審人員同意並頒為案例而非特例, 我也是樂見其成, 以後農舍面積這1/10就算寫好玩的了 !


感謝說明!

ㄧ般農舍若有圍牆則圍牆內的地都需算到農舍的建敝率,這是取得農舍使用執照的要點。而且該新聞內也沒提到有圍牆。

剛googleㄧ下,事情原來是這樣:
http://www.2home.com.tw/forum/viewtopic.php?p=44808#44808

hsiehlc引的文不好,難怪會有誤會。

不過說真的,好市長在台北市的ㄧ百八十幾坪違建就地合法就高竿多了,也沒有亡國之虞。以該地每坪50萬計算,馬上增值9000萬,真是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y/22/today-fo10.htm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9#
發表於 2007-12-18 09:47:25 |顯示全部樓層

Re: 不光只是面績, 連農地農用都有新見解喔 !

post by ""hsiehlc""

應該是說我說的簡短沒重點,所以有人看不懂啦...
clhung大,我的意思其實就是在說,像您跟蘇先生一樣想在農舍周圍蓋院子,景觀池等一般人客觀直覺不屬於農業使用的項目,如果蘇先生此文案對法條見解被認可成立不需更正,那就是後人可以參考引用的範例了!
也就是說,您得趕快抄下來,改天您蓋農舍周圍的院子水池花園若被檢舉,就馬上可以用此文回覆相關單位囉~


不過我現在倒比較關心好市長就地合法的方式,比照辦理那農舍違建的獲利跟這個比根本小巫見大巫、塞牙縫都不夠ㄋㄟ。

由於好市長不能讓人關心,小弟也不能自食其言,只好把自體縮到最小。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0#
發表於 2007-12-18 16:43:13 |顯示全部樓層

Re: 不光只是面績, 連農地農用都有新見解喔 !

post by ""夢園""
[quote]post by ""clhung""


不過我現在倒比較關心好市長就地合法的方式,比照辦理那農舍違建的獲利跟這個比根本小巫見大巫、塞牙縫都不夠ㄋㄟ。


不知道這幾年被賤賣的國有土地,被鯨吞的國營行庫,夠不夠塞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财郎虎豹的牙 :twisted:[/quote]

滿有趣的回應。 :
原來不能關心好市長,那我收回我的話。別生氣 :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立院初審 農民有0.1公頃農地可建農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5-14 05:28 , Processed in 0.061782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