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查看 9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稅談判衝擊台灣米! 專家:糧食自主是國安問題 [複製鏈接]

站長

打造桃花源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25-4-11 18:55:2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關稅談判衝擊台灣米! 專家:糧食自主是國安問題

https://youtu.be/4txYqRdTm-s?si=OsMlkmJ5HtQuE4JN

自律來自道德,請大家發言時互相尊重理性討論,避免使用情緒化的字眼!請響應桃花源無政治,並多體諒站務維護的辛勞!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25-4-11 22:14: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就跟紐西蘭牛奶一樣 有影響到嗎? 沒有..

美國米到了台灣超市 價格一樣跟本土差不多價錢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25-4-11 22:27: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重點還是 國安 與 國土 的部份 -----------

國安 ---> 糧食都靠進口, 如果台灣自己都不生產 ( 不用幾年, 有生產能力與知識經驗的人, 也會大幅減少 ---> 還有, 會馬上面臨缺乏 種源 的巨大問題, 因為沒了 稻穀 這個東西 ).

當外國有巨大天災 ( 產量不夠, 沒得賣 ), 就面臨挨餓, 連餓死都可能發生.

當台灣被封鎖, 也是相同的狀況.

國土 -------------------

反正 稻米 已經不被視為重要物資, 那....保護農田也免了.

把稻田都變成 工業區 / 住宅區, 面積開始大量減少. ( 又有 人力 / 知識經驗傳承問題 ).

如果進口不足, 突然需要自己再大量生產 ---> 土地面積嚴重不夠了, 或是早就毀光光了, 有能力耕作的人也少了.

同樣又是 挨餓 與 餓死 的兩種可能性.

======================================

永遠不要忘記一句話, " 民 以 食 為天 ".

稻田 或是 可耕作的土地 如果消失, 人類能夠賴以依存的, 最重要的一個東西, 也跟著消失了.

--------------------------------------------------------------------

回到主題, 美國米進口.

1. 其實, WTO 之後, 台灣本來就有美國的許多農產, 包括 稻米.

04/09 去新竹 大X發. ( 幫小女買食物, 以及 04/10 家裡會有客人 ).

在水果區, 看到 砂糖橘 ( 以及另外一種柑橘類 ), 產地是 美國國旗.

基於好奇, 買了一小袋 砂糖橘.

04/10 下午, 試剝一粒, 想要嚐味道....哇哩靠, 比 柳丁 的皮, 還要難剝, 直接放棄. ( 台灣的 砂糖橘, 是超級易剝皮的 ).

因此, 到現在 4/11 晚間 22:00 為止...還是不知道味道.

許多美國水果, 因為長期運輸, 品質與風味, 不會勝過本土的.

--------------------------------------------------------------

2. 影片談到 米價.

美國米, 三公斤 ( 五台斤 ), 要價一百多. ( 2x 元 / 斤 ).

筆者家裡面, 經常性的要 叫米, 一包 30 斤 的, 印象中是 6xx ---> 大概 22 ~ 23 元 / 斤.

一包 20 斤 的, 類似.... 440 ~ 460 之間吧, 也是 22 ~ 23 元 / 斤.

因為都是老人家在叫, 送米 的人, 比較奸詐 ( 認為老人家好欺負, 比較無感, 無記憶, 易騙 ), 因此常常吃不到半包, 甚至於 1/3 包, 就出現一堆 米蟲. ( 送來存放較久的舊庫存  ).

後來改到 農會 去買, 包裝看起來相對更精緻的.

12 公斤 ( 20 斤 ) 一包, 本來是 520. ( 單價 26 ).

最近增為 540, 單價 27.

美國米 的價錢, 沒有比 筆者買的, 有明顯的價格競爭力. ( 而且口感也可能不喜歡 ).

影片裡面用 五斤, 價錢 兩百多 當標準, 是故意偏頗的報導. ( 那些米, 可能是標榜 有機生產 的 ).

掛有機的東西, 一般大概是市價的 2 ~ 3 倍, 都屬於正常行情.

------------------------------------------------------------

3. 美國生產的稻米, 60 % 是 內需, 40 % 外銷.

以銷售國家來看的話 ---> 台灣佔比或是數量不可能很高. ( 人口多於台灣的國家, 可多哩 ).



因此, 即使美國米是 零關稅, 也不可能把 台灣米 給打垮. ( 便宜不了多少, 或是口感不習慣 ).

能夠佔 台灣總銷售量 的 5 %, 可能都沒有. ( 影響不大 ).

================================

許多新聞, 其實都是 危言聳聽, 看看就好.

有句俗話 --- 如果相信, 你就輸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4#
發表於 2025-4-15 13:13: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25-4-11 22:27
重點還是 國安 與 國土 的部份 -----------

國安 ---> 糧食都靠進口, 如果台灣自己都不生產 ( 不用幾年, ...

因此, 即使美國米是 零關稅, 也不可能把 台灣米 給打垮. ( 便宜不了多少, 或是口感不習慣 ).

能夠佔 台灣總銷售量 的 5 %, 可能都沒有. ( 影響不大 ).

當初美豬要進來、豬內臟要進來,也是說台灣人嘴挑的很,不會去買的...
然後.....進來的就都消失了!吃進肚子裡啦!

台灣米會不會被打垮?要先定義啥叫「打垮」?
要戰備存量,政府花錢保價收購就好啦,
反正我種稻政府會收購,沒差!
這算不算被打垮?

如果是指:台灣米要在市場上能有競爭力才不叫被打垮,那....得先找出消失的美豬跟內臟再來討論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25-4-15 14:29: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albert01 發表於 2025-4-15 13:13
因此, 即使美國米是 零關稅, 也不可能把 台灣米 給打垮. ( 便宜不了多少, 或是口感不習慣 ).

能夠佔 台 ...

如果是指:台灣米要在市場上能有競爭力才不叫被打垮,那....得先找出消失的美豬跟內臟再來討論了!

=======================================

不太想 口水.... 上面 # 2 的二樓回應, 就夠清楚了. ( 稻米, 影響不大 ---> 價格沒有比台灣生產的便宜 ).

豬牛雞 歸 豬牛雞.

拿 米 跟 豬 比, 意義不大. ( 美國外銷米糧, 台灣只是 " 極小眾 " 而已 --- 世界上其他的國家與人口多得是 ).

對於台灣, 美國想要的 ( 最大利益 ), 不是 買米 的錢, 而是 半導體 跟 製作業, 都搬到美國去.

花更大的錢, 買 武器 就不談了. ( 不談土地面積, 一個打 60 個, 如果只靠台灣自己的話, 多買十倍也不可能擋得住中國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25-4-15 23:04: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非關稅壁壘
現金補貼
高附加稅捐
台灣消費者買到的很多東西
像是汽車.米.麵粉.糖.
不陌生吧!
其實這些都是明白違反WTO的
可種政府官員機構民眾都行之有年+等因奉此乖寶寶!  
因為某種盤算就會使出來的招數或是賤招
某些是有它的因果沿革和習性
在自詡晶片聖名排在世界一的"福模薩"眾將官兵卒眼中
就是這樣子了
部會也不敢調整什麼的
因為世界各國家地區各有盤算
龜笑鱉無尾原則
看別國都很過分討厭
看自己就很正當有必需性
"糧食自主"只是戰略安全之一!
其他如國防戰略戰術研究規劃國防科技
可惜當今只是給錢補貼就好
連熊屁+顧綠筒也是""辦勾繪啊"" 就成台版的馬斯克顧問神秘國防狗頭軍師麻醉團
每天要吃米飯吃麵包全聯白米平均1公斤有到達100元的..也有42.5的
很贊成0%進口免稅白米(稻穀)和麵粉(小麥)和黃豆玉米橄欖.....
不要在超徵什麼稅幾千億! 然後五鬼那個搬來搬去如此這般
川普知道在罵你骯髒吸血鬼
0%進來
都如實反映在零售
至少幫幫社會苦人
低價品質可以就好
尼愛喝東方美人
偶就喝大桶茶包湯也行
反正就是鏡花水月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站長

打造桃花源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25-4-16 09:54:2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我堂哥,每次和他一起吃飯時,他都會說俺是耕田滴,就不客氣的開始幹飯,一口氣可以吃4碗白飯!

媒體常報導精緻澱粉吃太多易得第2型糖尿病,加上現在年輕人怕胖,也比較少吃白米飯!

如果現在的人越來越少吃白米飯,種稻米和進口稻米真的有那個市場嗎?還是為了維持糧食自給率,種稻是第一選擇,政府收購補助也要撑起來價格,最後變成公家開會贈品或喪家回禮用,以免過期!

在台灣不花錢蹭米還蠻容易的,所以還需進口美國稻米嗎?還是霸道的美國會因關税問題,硬塞給我們!
自律來自道德,請大家發言時互相尊重理性討論,避免使用情緒化的字眼!請響應桃花源無政治,並多體諒站務維護的辛勞!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
發表於 2025-4-16 10:44: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home 發表於 2025-4-16 09:54
我堂哥,每次和他一起吃飯時,他都會說俺是耕田滴,就不容氣的開始幹飯,一口氣可以吃4碗白飯!

媒體常報導精 ...

美國就是缺錢 才會提高關稅

我們當然也可以提高對美關稅 美牛美豬 玉米大豆雞肉晶片


頂多就不買這些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25-4-16 13:49: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對於這類沒什麼特殊意義的民生話題, 實在不太想要再多浪費時間, 不過....還是必須出面講一下.

至少, 提供相對客觀一點的實況與分析. ( 不是像一群媒體, 整天在 危言聳聽 ).

=========================================

台灣加入 WTO 世貿組織, 是 2002 / 01. ( 已經 23 年 了 ).

WTO 的目標就是 低關稅 / 零關稅. ( 自由貿易 的觀念 ---> 不是相互拼命課稅, 因為不會有國家願意 你低稅 / 我高稅, 一定都要求 對等, 只有 買武器 無法對等, 因為賣方說了算 ).

當時台灣的條件是 ----> 稻米進口台灣, 65 % 的比例, 屬於 零關稅.

假如每年進口 7 萬噸 的話 ---- 7 X 0.65 = 4.55 萬噸 免稅, 2.45 萬噸 有關稅.



即使 " 100 % " 免稅, 也只是相差 2.45 萬噸 免稅. ( 台灣每年生產 140 ~ 150 萬噸, 就算是進口 7 萬噸, 也頂多佔總量的 5 % 而已 ).

至於 " 提高配額 " ----> 美國生產的稻米是 60 % 內用, 40 % 外銷 ( 而且外銷很多不同國家與地區 ), 台灣光是把每年配額調高到 10 萬噸, 美國也未必有本事供應. ( 比台灣更多的世界人口, 也得要吃飯 ).當作每年 十萬噸, 而且完全免稅好了 ----> 台灣產量的 1/14 ~ 1/15 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況且, 市售價錢也絕對不會有多低. ( 生產 / 收成 / 運輸 / 包裝 / 管理銷售....都要成本 ---> 台灣本地生產要花錢, 美國更需要花錢, 因為運輸距離更遠, 佔不到半點優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五台斤 159 = 32 元 / 1 台斤. ( 而且還有 口感 / 風味 / 習慣 問題 ---> 除非售價只要台灣米的 八成 以下, 筆者才有可能偶爾會考慮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頁面與記者所寫的 ------ " 台灣米 幾乎 更貴 "....

在上頭的 3 # .... 筆者寫過了, 之前買的米是 22 ~ 23 一斤. ( 平民簡單傳統包裝 ).

後來買 農會, 包裝外表更漂亮一點的, 每包 20 台斤, 從 520 漲到 540. ( 26 ~ 27 元 / 1 台斤 ).

小包裝的產品, 多數都標榜 有機 / 精緻, 本來就比 大包裝 來得貴. ( 產量可能較少, 包材 也是成本 ).

------------------------------------------------------------

第一張截圖的 30 元 / 公斤. ( 媒體標榜的 美國米 單位售價 ---> 實際上卻是 52 元, 根本在亂扯  ).

後記 : 那些截圖, 都是 2025/04/16 孤狗的頁面, 不是 舊消息.

台灣的許多媒體, 就是拼命的藉題發揮, 沒頭沒腦的在跟著 炒作新聞 而已.

唯恐天下不亂 的一群人.

後記 : 台灣的一堆媒體或是記者 沒頭沒腦, 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 ( 懂得分析事實, 全面與廣泛思考問題的人, 快要絕種了 ).

畢竟, 台灣民眾裡面, 屬於 沒頭沒腦 的人數與比例, 也逐漸越來越高了.

背後的真正原因嘛....

筆者也都寫過了. ( 不在這個標題裡面而已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25-4-16 18:39:14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edwin9135 於 2025-4-16 18:42 編輯

英國歷史教訓:博弈理論:囚徒困境(關稅困境)> 納許均衡點。
關稅策略:重複博奕、以牙還牙策略

在大國的博弈中,自由貿易是好的,但單方向開放被貿易制裁,而不還擊的行為,是愚蠢的。

以牙還牙是非常好的策略,另一策略是成立利益共同體。(歐盟、中國)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關稅談判衝擊台灣米! 專家:糧食自主是國安問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4-17 06:48 , Processed in 0.048094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