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9-13
- 最後登錄
- 2021-8-4
- 在線時間
- 737 小時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3878
- 帖子
- 266
- 精華
- 0
- UID
- 13319
|
這是很不錯的想法,轉載自: udn個人理財 - 理財高手 - 李雪雯 - 我是有錢人-迷思341》買房子不如有塊耕地 http://money.udn.com/wealth/stor ... 63777#ixzz1uS4Xpc1T
Power By udn.com
(不知道這樣轉載新聞資料是否違法?)
我是有錢人-迷思341》買房子不如有塊耕地
•李雪雯 2012/05/10 15:50 筆者最近在被非常多人詢問「物價上漲、為了抵抗通膨之下,是否應該買房子」的問題時,總是這麼回答對方:為了要能順利因應未來的變局,你可以沒有房子,卻可能需要一塊可以耕種養老的地。
這幾天,因為「富二代」開名車撞死人的新聞,一件件地像連續劇般,被搬上電視螢幕。有媒體報導,這些真正開創財富的第一代,行事都是低調再低調;但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富二代,卻是毫不避諱地炫耀、揮霍。
就以造成3人死亡的富二代葉冠亨來說,據了解,他的父親葉錦堂是做房地產起家,後來經營放款,1個月20億流動資金,光收月息就有6000萬。媒體報導包括酒駕闖禍的葉冠亨,以及其他10幾位富二代,經常開著名車,到新崛江商圈的PUB狂歡…。
與富二代高調炫富相對的另一面,則是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辛苦寫照。根據360d才庫-JCASE外包網公佈的「養家薪不薪苦大調查」,碰上油電雙漲,即使是電價最後改成分階段調漲,但是薪水並沒有跟著調高,77%的上班族感覺到荷包縮水,大嘆「養家好辛苦」。
在此之前,yes123求職網調查974名20~45歲的上班族後顯示,71%的人月薪不到35000元,目前帳戶裡不到5萬元存款的人超過一半(56.2%),更慘的是有26.2%是零存款,成為標準的月光族!
這些數據代表著:住在都市裡的上班族,除非之前累積了不少充足的資產(老實說,就算擁有不少投資標的,只要再一個金融大海嘯襲來,資產就可能腰斬或減少幾個「零」),否則,一旦面臨失業、減薪或放無薪假,就可能讓自己及全家「斷了生路」,並且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之中。
因此,當筆者最近被非常多人詢問「物價上漲、為了抵抗通膨之下,是否應該買房子」這個問題時,總是這麼回答對方:為了要能順利因應未來的變局,你可以沒有房子,卻可能需要一塊可以耕種養老的地。
筆者的理由是「房子不但可能無法『抗通膨』,更有可能變成不折不扣的『不動產』;然而,農地的功用就不太一樣了,它雖然不一定能夠「抗通膨」,卻可以靠著在上面耕種、收成,而餵飽、養活自己或一家人。
老實說,台灣人(或者可以說是所有華人)只要有點錢,都愛買房地產來投資。除了中國人「有土斯有財」的根深蒂固思想之外,台灣稅制上的不公平最是難辭其咎(其中,當然與政府官員不作為有密切關聯,可參考相關報導)。
根據1310期《新新聞》週刊的報導,一位上億資產的富豪,在2005年買進仁愛帝寶,2011年賣掉,一戶賺進1.7億元,土地增值稅、地價稅與房屋稅合計共課不到200萬元的稅,資本利得稅課祇有1%多。
而就算把5月份開始新增的「豪宅稅」算在內,一戶上百坪的帝寶儘管房屋稅漲幅有4倍,但也只是「小兒科」的課徵30萬元而已。與一戶要價1、2億元的價格來看,每年稅率是千分之2都不到。
除了資本利得稅負極低之外,由於公告現值實際成交價之間有一大段差距,也成為許多有錢人可以「藏富」、「節遺產稅(因為房地產價格的認定,是以公告現值為準)」的重要工具。
就以台北市指標案件帝寶為例,儘管公告現值連年調漲到每坪128萬1297元(2012年),但與業者所公佈的實際成交價-每坪260~280萬元,還是有將近38%~48%的價差。其他非指標房地產的公告現值,更是大幅落後於實際成交價。
與房地產相比,投資股票的稅負可就高得多了。姑且先不算可能會開徵的證所稅,單就淨賺的1.7億元房屋差價(實際賣價以市價每坪260萬元來看,100坪的房價大約要2.6億元以上)來計算,賣出一次(只在賣出時收取)千分之三的證券交易稅就是51萬元(如果以實價2.6億元為買賣股票本金,賣出一次的稅金就有78萬元)。假設每年都賣出一次,9年下來就可以「貢獻」給國庫近460萬元。
關於「買房子到底可不可以抗通膨」這件事,筆者過去已經寫過不少篇的文章進行探討。也就是說,除了少部分位於台北市都會區地段的最佳物件,而且是在起漲階段購買的標的之外,未來是否能夠「抗通膨」,其實還有滿大的未定空間。
更重要的是:如果房價上漲的幅度,剛剛好等於物價上漲的幅度,這樣的結果只能算是「保值」,而不能算是「抗通膨」。因為「抗通膨」的前提在於:房價漲幅超過物價上漲幅度。
然而,就算房地產只能「保值」,但是對抗不了通膨,也有不少民眾抱持著「租金收益高於銀行定存」的想法而購買房地產。關於這一點,國內除了少數地段(主要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少數個案(例如出租給學生或外籍高階經理人,或是購買時間已經很久,目前貸款已經還清,或是完全沒有貸款的房東)之外,大多數的實際租金報酬率,並不如房地產業者算盤所撥出來得高。
這是因為房子的租金報酬率計算是以「每年的租金收入,減去各項成本後,再除以購買房屋的價格」。然而,許多業者所計算的數值,都並沒有把房貸金額計算進去。同時,租金收入的估算也過於樂觀。特別在人口越來越少的未來,租金收入將是每下愈況。
根據去(2011)年年初,房市仍然非常熱絡,也還未實施「兩年內移轉要課奢侈稅」時,英商人力資源公司所公布的2010年居住報告結果顯示:東京是亞洲租金最貴的城¬市,台北市則名列第13名。但租金投資報酬率上,東京可達7%,台北市卻只有1%。
根據房仲估算,以當時台北市大安區20坪房子來說:一個月一坪平均租金1000到1400元,20坪月租2萬到2萬8000元,但平均房價一坪55萬到65萬,要買20坪的房子就¬要1100萬到1300萬元。
依照一般房地產業者的估算,每月2萬元租金乘上12個月,再除以總價1100萬元的租金報酬率是2.18%。這數字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上,大多數想當包租公、包租婆的人,都不是用現金去購買,而會向銀行貸款。
以房貸8成、20年房貸利率平均1%來計算,每月還款金額就高達4萬元以上(4萬471元)。也就是說,20坪房子每月出租2萬元,連每月還銀行貸款都不夠,如何能夠有「正的報酬率」?
更何況,「20坪房子每月出租2萬元」這個數字還是平均數,目前在大台北地區有非常多的例子,租金水準都不及這個數值。除非房東動手將房子改裝成獨立套房,或是自行購置高檔的家具設備。否則,很難有如此高的租金收入。
當然,多出的成本也將再度壓低租金報酬率,而當所有房東都朝向改裝成獨立套房發展之後,也都面臨到「套房市場供過於求」的窘境。以「20坪房子隔成兩個各10坪的獨立套房」為例,就算每間可以租到1萬元。但因為市場競爭關係,可能也只有一間能夠租得出去,總體租金報酬率還是達不到業者所訴求,以及房東所期望的報酬率。
儘管有能力做包租公、包租婆的人不多,但也有不少人仍然把「買一棟房子」,當作這輩子的唯一要實現的心願。他們的想法是:在自己年紀大時,還有一個可以棲身的地方,也可以當作留給子女的遺產。
只是這些人都忘了:房子雖然可以住人,解決了老年之後的居住問題,但它卻是「既不能吃,又無法『生財』」,空有一棟房子的最後,很有可能是「窮到只剩下房子」而已。
更重要的是,在全力為子女及家人努力打拼,辛苦賺錢之際,高昂的房貸更可能是壓垮一家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收入沒了,有儲蓄的人會「先吃老本」;等到老本也吃完了,全家人就可能陷於饑餓,以及因為付不出房貸,而被銀行給「掃地出門」…。
當然,這個「買房不如擁有耕地」的原則,也同樣適用在原本想「養兒防老」的每一位天下父母身上。因為與其有可能養到「啃老族」子女,還不如靠著自我耕種照顧自己的下半輩子,更何況自我勞動也能夠保持身體健康。
而如果天下父母擔心子女無法自食其力,需要靠一筆豐厚的遺產維持生活,恐怕也不及留一畝田來得有效得多。撇開因為人口減少而造成的租屋市場不景氣的因素,留給子女一口田反而能讓他們養成自食其力的好習慣。至少,子女們想要求得溫飽,至少要靠自己雙手、雙腳的揮汗勞動才行。
最後,筆者想要再次強調的是:老祖宗「有土斯有財」的說法是對了,但是,它指的是「有生產力(遠離現代化都市、汽車及工廠廢氣及污染,水源充足且土質肥沃)」的耕地,而不是指都市裡的水泥鴿子籠!
當個人或家庭有了一塊地理位置良好的土地,才能算是擁有了財富的根基。至少,當失業或糧食價格昂貴之際,就算這畝田無法讓全家「吃飽」,最起碼也不致於「捱餓」,或是沒有「棲身之所」。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