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09-2-11最後登錄2025-10-18在線時間4421 小時閱讀權限90積分64938帖子6875精華0UID6270
 
   
 | 
| 剛剛google了一下, 這裡有提到側邊如何晶化-- 
 
 
 理論上:以粘土成分占40%以上之粘土,覆土30至40公分,再壓實即可達到防漏目的
 因此在施工上,可利用人工或機具(依照現場施工條件而定),
 同時擾動池水及踩踏或碾壓池底,並將受到擾動的泥漿水潑灑至邊坡。
 然後,靜置池水,讓水中懸浮 物沈澱,致使表層土壤晶化成一不透水薄膜,
 此時可進行水位觀察,如在兩天內水位下降在10公分以內,則可進行覆土,
 如水位下降超過10公分,則需再進行一次晶化程序。
 
 source--小張的部落格: 菁寮國小生態池觀察與維護記錄(七)
 佩服這位小張老師, 持續做維護, 持續做觀察, 持續做紀錄--
 
 
 可惜表土太淺了就算用工具去推泥漿水,一樣沒有效果
 若有機會,不妨叫一兩車沃土(田土)
 倒入第六池的漏水部位
 再來踩看看能否止漏?
 
 因為牛踏層要至少卅~四十公分深
 現在第六池的黏土頂多五~十公分高
 
 不過就算漏水不管他
 讓其他親水植物去佔領他,或種一些可以水陸兩生的景觀植物
 感覺好像也還不錯,至少省事了一點
 寫了好多篇系列文章, 改天找個時間, 好好給他來讀一下....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二)
 
 菁寮國小生態池觀察與維護記錄(十)
 
 | 
 
3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 
|  |